东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乡村振兴注活力

文明创建阅读模式

  记者 肖婷婷  杨怀周  通讯员 张开虎

“党的政策就是好,百姓全都有医保……村村通上水泥路,两边栽上花和草……坚定信心跟党走,青湖明天更美好。”昨日,在全市率先建成的东海县青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陈茂昌正组织艺术团的成员们排练刚创作的《喜看青湖新面貌》快板。

“这儿的排练场所环境不仅好,而且还有文艺志愿者帮助指导,大伙都喜欢到这里来。”谈起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骑电瓶车从84公里外家中赶来排练的陈茂昌乐呵呵地说。

实际上,青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只是东海县文明实践工作的一个缩影。自去年9月份东海县在全市率先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以来,已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分中心7个、实践所21个、实践站362个、实践点58个,逐步搭建起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平台,持续为群众释放文明新动能。

东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乡村振兴注活力

今年10月份,建筑面积达700余平方米的东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又在全市各县区率先投入运行,作为全县统筹策划、顶层设计的实践中心,将常态化组织各个文明实践阵地开展以宣讲理论政策、组织文化活动、培育文明风尚、开展培训教育、提供人文关怀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实践活动。该中心设有文明实践工作展厅、志愿者孵化基地、大数据中心、图书阅览室和实践讲堂五个功能区。为提升中心运行能力,该中心还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以“一云六屏一播”为体系架构,实现网上网下同步、线上线下互动、传统与新媒体融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而通过云平台,既可以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管理信息化、供需对接精准化,群众还可以通过平台来“点单”,实现自我开展实践活动的需要。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谈起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应发挥的作用时,东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崇慧说,“要从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具体事情入手,以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为此,该县充分整合基层党群服务中心、“耕读书屋”、村史馆、公共文化设施、学校及各类志愿服务站等阵地资源,建立了县级中心、部门分中心、乡镇实践所、村级实践站及各类实践点的五级组织架构。同时按照有阵地、有组织、有制度、有菜单、有特色、有成效的“六有”标准体系进行建设,全县449个文明实践阵地均实现了有标识、有设备、有领导、有队伍、有制度、有项目、有特色、有成效的工作目标。不仅如此,该县还组建了新乡贤模范、党员宣传、教育服务、科技服务、文艺传唱、暖心帮扶、生态保护等7支七彩志愿服务分队和500余支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并以队、组为单位走村入户,活跃在田间地头,以乡音俚语、寓教于乐的生动形式阐释与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等丰富内涵。

今年以来,该县各分中心、实践所、站、点围绕移风易俗、扶贫济困、医疗科技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主题开展文明实践活动900余场次,累计服务群众近20万人次……新时代文明实践以不同的方式,已融入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文明和谐新家园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无限活力。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11月18日 1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