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雪峰 梁红燕 于海洋
李震在过去的35年里,从全国多地图书馆泛黄的典籍善本中,抽丝剥茧,编年、汇编、修订,一点点复原出唐宋八大家曾巩的日常。
比如,他和欧阳修亦师亦友的交往,他和苏轼、苏辙之间的酬唱。
李震同时还铺开了一幅宋代中叶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带你走进当时政坛和文坛大佬们的人生轨迹。
结缘曾巩
1983年秋天,连云港市赣榆县中学语文老师李震,来到位于南京的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进修本科。他的古代文学老师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唐宋文学研究专家、学界传奇人物吴文治教授。
1984年的一个傍晚,李震和几个同学去找吴老师请教毕业论文题目。研究宋代文学多年的吴老师说,唐宋八大家中唯有对曾巩的研究还不够,你们可以试试。
李震回来就开始查阅资料,准备以“曾巩年谱”为论文题。吴老师建议李震,可以先做《曾巩资料汇编》,把资料收集齐,再做研究就方便多了。
之后,吴老师和中华书局的编辑联系,询问中华书局正在出版的一套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丛书中,《曾巩资料汇编》是否有人做?对方表示,目前国内还未有人选题。这套丛书被列入《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这个消息坚定了李震研究曾巩的决心。
从此,一名本科未毕业的学员,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向陌生的学术研究迈出了唐突而坚定的脚步。
千年之约
35年后,2019年9月的最后一天,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这个盛产蜜橘的南方县城,因是唐宋八大家曾巩的家乡而久负盛名。当日,“纪念曾巩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这里举行。
已是两鬓微霜的李震在大会上作主报告《我为曾巩编年谱》。听众席上高朋满座、专家云集,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的研究员、教授赫然在座。
李震,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江苏省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是为数不多的参会中学教师。由他编写并刚刚修订的《曾巩年谱》,是大会交流的著作之一。
老师吴文治教授这样评价《曾巩年谱》:“既可从中校核谱主事迹之先后,亦可鉴定其流传之真伪,并得以从中了解历代对曾巩评述之概况,信为颇具匠心之作。”
曾巩博物馆馆长王永明说:“年谱厘清之前之谬误,充实内容,补充史料,考证精微……是当前及后世曾巩研究不可绕开的一本书。”
八十高龄的曾巩研究专家、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琦珍先生带病撰写了近5000字的书评。
翔实年谱
曾巩,即使在中国古代文化最辉煌的天际,也是灿若北斗,光照后世。嘉祐二年,曾巩中进士,和苏轼、苏辙一同进入被称为“千年科考第一榜”的“全明星阵容”。其代表作有《醒心亭记》《墨池记》等。
欧阳修这样评价曾巩: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王安石用“水之江汉星之斗”盛赞曾巩文章;朱熹称他为“醇儒”;钱钟书酷爱他的诗文。
然而,他却是八大家中最令当代人陌生的一位。
宋代以来,至少出现过六种曾巩年谱。
南宋朱熹的《南丰先生年谱》已失传。民国之前有杨希闵、姚范、周明泰、王焕镳、孙葆田五个版本的年谱,但大都比较简略,且不易查找。
李震版《曾巩年谱》是目前学术界公认最为翔实的一部。
《曾巩年谱》30多万字,于1997年出版。《曾巩资料汇编》50多万字,于2009年出版。年谱将《曾巩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所收诗443首、词1首、文705篇全部系年,并补系佚文1篇、佚词1首,今年修订时增补了新发现的14封书信。
年谱清晰描绘了曾巩的日常生活,展示了宋代中叶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我们看到了与曾巩同时期的政界与文坛大家,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等人的人生轨迹。
“汗淋”学士
编撰年谱是一件严谨而艰辛的工作,《曾巩年谱》仅直接采用的图书就有近600种,查阅资料千余种。
在《李震讲语文》一书中,李震详细记述了吴文治老师如何教他做学问,细致到如何挑选古籍版本、如何校对、如何佐证、如何取舍材料……
1984年以来,为了查阅资料,李震的足迹遍布江苏、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安徽、辽宁、福建等地,跑过的图书馆有江苏教育学院图书馆、南师大图书馆、南大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古籍部、北京图书馆、沈阳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济南图书馆、连云港图书馆等。
1991年暑假,李震从赣榆县城(现在为赣榆区)坐长途汽车,来到位于连云港市区的市图书馆看《四库全书》。图书馆中午闭馆,中间有3个小时不能看书。想到往返80公里,中间却浪费大把时间,李震心急如焚。他找到工作人员商量,闭馆期间能不能把他锁在馆里看书?工作人员不同意。李震又找到馆长,拿出自己的工作证,说自己是赣榆县中学的语文老师,希望中午闭馆期间将自己锁在书库门外继续看书。说完,还拿出200元钱(当时的月工资是400多元)和工作证作为抵押。
也许是被李震打动了,馆长破例同意了他的请求。
暑假的中午,市图书馆5楼书库外走廊,阳光从头顶的玻璃顶棚直射进来,十分闷热。
工作人员在书库门口放了一张桌子,李震穿着背心短裤大汗淋漓地读书。但他却在当天的日记中开心地写道:这样一天可以静读9个半小时书。
这段经历,后来被李震戏称为“汗淋”学士。
记者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图书馆一位馆长,叫陈浩。他在1991年底开始担任市图书馆馆长,前任叫张正渭,是连云港市著名的书法家。
由此推测,当年那位开明的馆长应该就是张正渭老人。
陈浩馆长介绍,市图书馆这套《四库全书》堪称当时的“镇馆之宝”,十分珍贵。外借是不可能的,在库里借阅也非常严格,需要提供工作证明。
寻找善本
编纂年谱需要广泛搜集宋以后的典籍。确定曾巩研究方向后,老师吴文治谆谆教导李震,在图书馆借书,从查找目录开始,就要注意选择“好的版本”,有善本的,一定要选善本。
善本,是指校勘严密、印制精美的典籍。
记者查阅了李震编纂的《曾巩资料汇编》所附引用书目,发现很多都是吴教授所说“好的版本”。如《名臣碑传琬琰集》是宋刊本,《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和《江湖长翁文集》是明万历刻本。
在我国,保存善本最多的是北京图书馆。李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先后用两个暑假到北京图书馆看善本书。
1986年暑假,李震在送走赣榆县中的高三毕业生后,乘火车到北京。为了节省费用,他和以前带过的一个学生一起,住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后改为大学)学生宿舍。
李震清楚地记得,北京图书馆柏林寺分馆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在日记中写道:“红漆大门中有四个小门,关闭三个,敞开一个,很威严,很深邃。先到6号楼二楼查图书目录,第一天光查找目录,就用了4个小时。”
中午饿了,李震就到门外街上,买一袋蛋糕或者二两面条,吃完,再回去看书。
一天,李震惊喜地发现一本叫《齐州吟稿》的书。这本书一下子收集了曾巩在齐州(今天的济南)写的几十首诗,只要抄下目录,这些诗的编年就解决了大半。
然而当他出示借书单,工作人员看了却摇头说,这是善本书,又是孤本,馆里有规定,一般不借,除非是大学教授,而且要有单位证明。李震反复解释,但对方还是坚持。
无奈的李震正准备离开,这时,又一位工作人员主动问他,是赣榆县中的老师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这位女性工作人员说,这本书是善本,年代久远了,纸张发黄发脆,一般不出借,但是用善本书拍的胶卷能借给他看,可以借助灯箱阅读。在后来的交谈中李震得知,这位工作人员以前是新海高级中学的老师,姓郑。十几年后,李震也来到这所学校任职至今。
做学问的功夫
借书不易,抄书更辛苦。
30多万字的《曾巩年谱》,50多万字的《曾巩资料汇编》,两本书的底稿从誊录资料,到求证修改,到最终定稿,共誊写了三遍。
200多万字,全部用手抄!
如今,李震还保留着当年手抄的部分底稿。红色格子的300字稿纸上,工工整整的竖排手写繁体字,稿纸的边缘已经变黄发卷。
1984年那个傍晚之后的30多年来,李震一直醉心研究,“尤其是宋代文化,我用力甚勤。除了研究曾巩,我还研究了同时代的欧阳修、梅尧臣、范仲淹、李觏、强至、沈括、三苏、陈师道、张耒等一批宋代学人。”李震广泛阅读了《宋史》《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一批史学著作,学会了鉴别古书的版本,积累了大量宋代文学资料。
李震多年来潜心研究,经常利用寒暑假到外地查资料。他说自己“对家里亏欠太多,几乎没有接送过女儿”。妻子忠英承担了全部家务,除了照顾老人和女儿,每次李震外出,她常常为他准备一周的煎饼带上。
今年夏天,《曾巩年谱》迎来第一次修订。35年一直“用力甚勤”的李震,厚积而薄发,只用两个月就完成了修订。
辉煌的书斋
今天的李震,依旧在书斋里忙碌。
67岁的李震热情地招呼我们喝茶、吃巧克力。他说话时字斟句酌,有时会停顿下来思索,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你会惊讶地意识到,就是眼前这位平和谦逊的寻常老者,在过去的30多年里完成了一件繁复庞杂的工作。
李震坦率地说,自己一开始并没想那么长远,只是想完成一篇毕业论文。但是随着资料越查越多,研究越来越深入,有点骑虎难下了。完成毕业论文时,李震已经整理出20万字左右的资料。就此打住,十分可惜。但对于曾巩研究来说,这才刚刚起步。
每当李震因为教学任务繁重而心生退意时,老师吴文治总是鼓励他:把曾巩的研究继续做下去啊!
“李震绝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李震在江苏教育学院的同学江健——曾任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书记——她谈起当年的情形记忆犹新,“他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基础不算是最好的。但他特别勤奋,特别有钻劲,想学点东西。”周末,同学们都会结伴去南京的景区游玩,但李震很少去。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天都有一个严密的作息时间表。
哪怕是现在,老同学们在一起常常开玩笑,都这个年龄了,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但李震还在忙着做研究。
在位于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李震的书斋里,一天中只有下午某个时段,阳光正好从四合的天井上方斜照进来。那一刻,满室辉煌。大部分时间,不甚耀眼的光线总是悄无声息地拂过李震和老师吴文治的合影,拂过满壁的书脊,好像拂过了一千年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