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争先进位、创新创优,经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市文明委审定等程序,市文明办决定授予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连心电’志愿服务”等10个项目第五届连云港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工作品牌,授予徐圩新区党群部“组建徐圩新区志愿服务总队”等10个项目第五届连云港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工作品牌提名奖。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发挥工作品牌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各项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各地各单位各文明单位要认真学习借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品牌的典型经验、务实做法,努力发掘品牌,精心培育品牌,持续深化品牌,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力度,努力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五届连云港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工作品牌
“连心电”志愿服务 报送单位: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先行先试 报送单位:赣榆区文明办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678”建设模式 报送单位:东海县文明办
让“无物业”小区“有人管”——西诸朝社区无物管小区治理经验 报送单位:市开发区组织宣传部高新区
流动道德讲堂 报送单位:高新区党群部
税务系统“大爱蓝莲”文明创建品牌 报送单位:市税务局
“小推车”志愿服务 报送单位:市革命纪念馆
“海莲籽”连云港青少年艺术成长营地 报送单位:市文化馆
社区“文明润家”家风巷建设 报送单位:连云区连云街道
拓展新载体 一楼一主题 楼道吹进文明新风 报送单位:海州区文明办
“连心电”志愿服务
“连心电”志愿服务队是由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发起并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现有成员1542人,“连心电”意寓供电企业和全社会用电客户心连心。服务队从1985年开始志愿服务活动,历经35年岁月变迁,始终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初心,笃实践行“服务港城人民美好生活”使命。
连续25年服务“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帮扶灌云南岗乡抗战老兵,连续20年资助灌云和圩小学,连续17年帮助聋哑老人钱玉兰……依靠明晰的职责划分和分工明确的组织架构,他们常态化保障了各项服务的顺利开展。同时,不管是抗震救灾、还是战疫保电,服务队坚持“一颗红心”定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服务队第一时间投身医疗机构抗疫保电、爱心支援疫区防控,为抗疫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凭借这些优异的表现,他们中还涌现出诸多先进典型———“微风细雨”团队、“草根发明家”陈继祥、“乡村点灯人”袁立雨、“创新工匠”尚庆功,服务社会、情暖港城,广泛凝聚价值认同的同时,也凝聚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服务队曾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队中1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名个人、1个集体被授予“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先行先试
赣榆区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全国、省级双试点县区,肩负着为全市探索文明实践经验的使命任务。赣榆区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个性化”“精准化”“常态化”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打造村头、船头、码头文明实践载体,创新“四单”工作法。
在沿海地区,打造“村头、码头、船头”三个服务平台。在村头,建立文明实践体验室;在码头,成立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海燕志愿者服务大队”;在船头,开展“五星级文明船舶、船员之家、党员示范船”评选活动,随时随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在平原地区,他们深入“车间、坊间、田间”三大场所。在车间,推广“师+徒”亲情职工关系,帮助村民家门口就业;在坊间,组织300名网格员和“乡理乡亲”理论宣讲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科学普及等活动;在田间,组织400名乡村振兴专干和农技专家与群众一起蹲地头、钻大棚、解难题,落实涉农服务项目,精准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在丘陵山区,开展照顾好老年人、服务好中青年、教育好青少年“三好”服务。创新“四单”工作法,就是实施所、站“点单”,服务队伍“领单”,区级中心“派单”,广大群众“评单”机制。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678”建设模式
东海县结合地方特色,创新打造“5678”工作模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全县全面铺开、遍地开花,还被纳入省级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
为构建贯通顺畅的网格化新布局,东海县整合各类阵地资源,建立县中心1个、部门分中心7个、实践所21个、实践站362个、实践点58个,一共五级449个阵地。县委设立专门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从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优势宣教平台,即依托特色平台和优势资源,举办专场专题活动13000余场次,做大做强“晶都理论讲堂”宣讲、百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地涵育、少儿版画特色育人、朱自清文化赏目润心、“耕读传家”大众志愿服务和 “最美东海人”典型示范引领等六大特色品牌。
拥有综合型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组织,也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力举措。为此,东海县特别成立县总队、乡镇支队,由7部门牵头组建拥有5万余名志愿者的金、红、青、蓝、紫、橙、绿“七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在此基础上,吸收各类志愿者14万余人,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500余支,推动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长期开展。
与此同时,东海县还通过八项行动,分众化实施日常行为养成及主题行动,即分众化施教,开展“走进新时代”理论进基层、“展才华岗位大比武”、文明家风评选、“手拉手圆梦同心圆”、“一对一结对”精准扶贫、“爱国爱党爱家乡”主题教育、“共奔小康我担当”示范引领及红白事“破陋习树新风”等深受群众喜爱的八大主题行动。
让“无物业”小区“有人管”
——西诸朝社区无物管小区治理经验
市开发区中云街道西诸朝社区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服务管理思路,通过“先服务再管理”“先解困再收费”“先引导再规范”三个服务理念,代管无物业小区华盖东苑,创新解决无物业小区管理难题,取得良好工作成效。
社区代管后,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拿出部分为民服务专项资金,对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整修,彻底疏通小区内3000米污水管网,清理化粪池5座。同时,更换小区路灯线路,安装路灯、楼道灯190盏,新装监控摄像头28个,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为解决物业收费难问题,社区人员利用节假日和晚上逐户走访,梳理问题和矛盾隐患。在得到只要解决问题就缴纳物业费的承诺后,社区对住户的各类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如房屋漏雨、渗水等问题,安排专人先后10余次与市、区两级房管部门协调。经过共同努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小区从一开始无住户缴纳物业费到现在218户已交费,从无物管到保安保洁配备齐全,管理逐渐走上正轨。
除此之外,西诸朝社区还在小区楼道、绿化带等处设置宣传栏、宣传牌30余个,发动共建单位在楼道内安装便民信息栏25处,加强对居民的文明引导和思想宣传。组织老党员、老干部、青年志愿者等,开展“文明创建、志愿先行”等活动,掀起文明社区创建热潮。
高新区流动道德讲堂
高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传统道德讲堂的基础上强化提升流动性、普及度、竞争力,采取每月街道、社区轮流举办的形式,推动“流动道德讲堂”出成效、有新意。
通过竞争机制催生创新动力,高新区创新考评机制,以评促建,组建由区创文办督查组成员、各街道分管领导、社区负责人组成评委团,每月赴现场打分考评。2019年,高新区举办流动道德讲堂9场,吸引1100余人次参与,评选出大浦社区、昌浦社区两家季度优秀道德讲堂,9名年度“优秀宣讲员”获表彰,赢得群众良好口碑。
此外,高新区流动道德讲堂通过“学政策、讲故事、唱红歌、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六个环节规范开展活动,邀请江苏海洋大学志愿者、82岁老党员徐宝鑫等宣讲员讲述身边故事,组织观看对越自卫反击战等纪录片,开展“孝”文化讲堂、“同心绘党旗”“文明高新有个我我和文明有个约”等活动,进一步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氛围。
税务系统“大爱蓝连”文明创建品牌
在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市税务局积极发挥“大爱蓝莲”文明创建品牌在助力社会抗击疫情、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让“蓝莲花服务之星”活跃在疫情防控、服务企业的各个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大爱蓝莲”的深刻内涵。
疫情防控期间,市税务局采取调减受疫情影响纳税人税额、延长申报纳税期限、延长税款缴纳期限、延长缴纳社保费期限等措施,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纾困帮扶力度;积极落实新出台的疫情期间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运营成本,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实体企业的冲击;不断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推出发票“网上申领 免邮配送”,营造安全高效办税缴费环境。截至目前,我市2月征期的网上申报率超过99%,通过网上和自助办税设备申领发票比例超过97%……
在“大爱蓝莲”文明创建品牌的浸润下,市税务局近年来成果丰硕,2017年荣膺全国文明单位,2018年14个基层党委局获评省文明单位,实现文明创建“满堂红”,赣榆税务爱心妈妈团队获评江苏时代楷模。与此同时,该局还荣获了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等称号。
“小推车志愿服务”
2014年5月25日,市革命纪念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功能,紧扣红色主题,用活党史资源,打造以“小推车”为核心的公益品牌,成立小推车志愿者协会、小推车公益基金、小推车主题邮局,延伸开展“红色足迹志愿行”“童言港城”志愿讲解、“寻找信仰之源”社会实践等志愿服务项目数十项。
目前,小推车志愿者协会注册志愿者超千人,他们中有党员干部、部队官兵,也有教师学生、烈士子女,其中13岁以下的小志愿者近50人。协会年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上百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4200小时,免费讲解600场次,接待观众数以万计。
协会秉承“跟党走、不忘本”的小推车精神,积极开展文化宣传、参观导引、扶危济困等志愿服务。走访三县三区实地调研,携手医疗单位、爱心团队,常年帮扶抗战老兵、烈士家属98人;创作“我心中的‘小推车’”“不忘初心跟党走”等20部短视频、情景剧、广播剧,宣讲港城红色故事;深入农村社区、部队学校,组织送展授课、演出观影,开创信仰教育新模式,确保周周有讲解,月月有活动,逾万人次直接参与,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全域化。
小推车精神是港城红色文化的重要象征。协会先后荣获市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市优秀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市级机关优秀志愿服务品牌等称号。“红色足迹志愿行”项目荣获第三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银奖。徐建红、辛姝萱荣获省金牌志愿讲解员称号。
“海莲籽”连云港青少年艺术成长营地
“海莲籽”连云港青少年艺术成长营地项目,由市文化馆从2014年开始实施,是全市首个青少年社会艺术教育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广泛组织文化艺术志愿者,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低收入家庭子女以及其他需要特殊关怀的少年儿童,推广海莲籽“六个一”服务内容:上一堂高质量的艺术课、参与一项文化创意活动、观看一场高水平的文艺展演、登上一次舞台或作品参展、参加一次艺术夏(冬)令营、拥有一份艺术成长的记录。“多播种一颗海莲籽,大地就不再一样!”是“海莲籽”团队一直以来所秉持的服务理念。
“海莲籽”团队目前已招募具有一技之长的文艺志愿者563名,通过不断完善志愿者注册、培训、服务机制,确保更加系统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组建“海莲籽关怀联盟”和“苍梧艺培联盟”,实现“营地”项目、“关怀”项目、“志愿团”项目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创新了志愿服务内涵,扩大了社会工作面。多年来,“海莲籽”团队的足迹遍布全市89个乡镇(街道)、75家学校及企业工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直接惠及少年儿童10万余人次。
社区“文明润家”家风巷建设
连云区连云街道结合连云老街特色,开展社区“文明润家”家风巷建设,通过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带动移风易俗宣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层面落到实处、成为自觉。
为打造家风传承新阵地,家风巷以漫画、顺口溜为形式载体,在人员流动性大、双侧墙面宽阔的西山路悬挂宣传图板,展现家风童谣、名人家训、美德家风、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等内容,引导广大居民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良好风家、培养高尚情操,争做文明居民。家风巷宣传内容设有家训篇、邻里篇、移风易俗篇等主题,安装图板300余块,面积约1000平方米。
与此同时,社区还依托家风宣传阵地,开展以“传家风、淳民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每年举办家风宣讲堂、未成年人家风家训朗诵比赛、传承良好家风文艺演出、邻里互助等活动10余场。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覆盖群体多元,深受百姓喜爱。以家风家训为主题,以提升居民道德水平为目标,家风巷在全街营造出“传承家风家训、争做连云好人”的浓厚氛围。
此外,家风巷作为全街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阵地,在宣传良好家风家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以家风巷为样板,陆续在全街打造出多个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广泛开展家风家训创建活动,先后评选连云街道十佳“魅力之星”“和谐家庭”“优秀志愿者”,收获了“创新载体促文明、培育文化软实力”的良好效果。
拓展新载体 一楼一主题 楼道吹进文明新风
楼道是居民通往家的通道,是邻里间情感交流的平台。当前,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楼道”建设有利于提升居民文明素质,营造文明和谐、幸福邻里的社会氛围。
为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楼道环境,海州区依托社区网格化治理,由镇街兜底,做好楼道基础设施完善工作,组织安装20000余盏楼道灯,提高楼道装灯率、亮灯率,照亮居民回家路。同时,做好楼道卫生保洁工作,打造干净卫生环境。同时,由居民协商决定楼道主题,一楼道一主题,主要包括“核心价值观”“孝老爱亲”“邻里守望”等主题。目前,全区已打造文明楼道400余个。
文明是社区最好的名片,和谐是家园最美的风景。为最大限度方便居民生活,在楼道醒目位置设置便民角、信报箱、公开栏等,为居民提供各类便民消息,提高文明楼道实用率。
第五届连云港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工作品牌提名奖
组建徐圩新区志愿服务总队 报送单位:徐圩新区党群部
信用建设夯实文明港城 报送单位:市发改委(信用办)
赣榆籍博士专家团常态化返乡义诊 报送单位:赣榆区人民医院
“一社区一特色”文明实践工作法 报送单位:东海县牛山街道
“连警心”公安轻骑兵服务品牌 报送单位:市公安局
创文网格管理“三有”工作法 报送单位:连云区文明办
“猴娃说法”新媒体普法品牌 报送单位:市司法局
清洁海岸义工团 报送单位: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
“文明到我家”社区行系列活动 报送单位:连云港广电传媒集团
打造中国排球博物馆 传承“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女排精神 报送单位:新海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