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时代新风︱王江、王玲兄妹8年间互捐骨髓冒死“生命接力”

文明创建阅读模式

王江,江苏省东海县人,1963年11月出生,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民警。王玲,江苏省东海县人,1966年8月出生,生前系东海县审计局审计所退休职工。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王江、王玲兄妹8年间互捐骨髓冒死“生命接力”
  2009年,哥哥王江不幸患上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妹妹捐出骨髓,挽救了哥哥的生命;2017年,灾难竟然降临到了妹妹身上,哥哥义无反顾地捐出骨髓,挽救了患白血病妹妹的生命。这一场感天动地的生命融合就发生在江苏省东海县——

2017年12月14日的一场冬雨,让江苏省城南京变得格外寒冷。

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科14A区8号无菌病房前,哥哥王江正通过电话向术后进入恢复期的妹妹王玲问道,“今天感觉如何?呕吐几次?……”

“哥,感觉比昨天好,呕吐了2次,不要天天过来看我,你也要好好休息。”听到仓内妹妹传来的声音,王江的眼角再次流出热泪。

这泪水,包含着哥哥对妹妹的疼爱;这泪水,也涵盖了哥哥对妹妹的回馈;这泪水,也是他们兄妹俩生命接力的结果。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王江、王玲兄妹8年间互捐骨髓冒死“生命接力”
 

幸福一家人,因哥哥王江患病跌入低谷

出生在江苏省东海县一户农民家庭的王玲,共有三位哥哥。因为她最小,生活中三位哥哥都特别照顾她。“我和妹妹年龄就悬殊三岁,所以我们在一起玩的时间最多,我很喜欢妹妹。”已54岁的王江回忆童年兄妹之间的生活时,自豪地说。

随后日子在快乐中一天一天地度过。1973年,王玲的大哥王海选择了穿上军装,转业后在徐州工作;1978年,王玲的二哥王绪春也穿上了军装。“受两个哥哥的影响,我也在18岁那年也去当兵了。”王江说,“在参军期间,我非常想念妹妹。”

时间如梭,斗转星移。1999年王江转业后,被安排到南京鼓楼公安分局凤凰缉毒办工作,便在南京安了家。妹妹王玲为能就近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二哥王绪春就留在了东海。各自都拥有家庭的兄妹四人,除了忙于各自的工作外,空闲时间,常常会通过电话聊聊。

“每年中秋和春节期间,我们兄妹四人都会在东海父母那里相聚。”王江说,“这是件最幸福的事情。”

可是,幸福却被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给打断了。

2009年10月份的一天,王江在单位值班期间,突然发起了高烧。他走进鼓楼医院进行治疗,医生见状随即给他进行一次抽血化验。“检查结果不是很好,医生说我的血小板和正常人悬殊较大。”回忆那天的检查,王江清晰地记得,“医生说我病的很严重,要卧床休息。”

可是王江却不是这样认为,发高烧又不是第一次,他没有太在意医生的话。第二天,医生就把王江转到了血液科,进行了骨穿,作进一步检查。

“看了确诊报告,我头都蒙了。”王江被确诊为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急需骨髓移植。面对突如其来的恶梦,王江不知所措。

第二天,王江的妻子胡静含泪把这一事情告诉了其他兄妹三人。

当天晚上,兄妹三人分别从徐州、东海两地赶到南京王江的病房内,抱头痛苦。“这事怎么给我们摊上了啊!”“这可怎么办!”“上哪里找配型啊!”……

听到病房内的哭声,作为王江的主治医师杨永功缓步走进病房,“必须尽快做骨髓移植,要不,王江的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当时杨永功还表示,如果等中华骨髓库的配型,时间长短不好讲。

“亲属之间可以吗?”抽泣中的王玲问了一句。

“亲属间的匹配度高,治愈效果好。”杨永功回了一句。

杨医生的话音刚落,大哥王海便组织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会议议题为:兄妹三人谁和王江配上,就用谁的。

“当时我们兄妹几个二话没有,我嫂子、妹妹、妹婿、我家属都在,我们都义无反顾地去配血。”二哥王绪春说。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王江、王玲兄妹8年间互捐骨髓冒死“生命接力”
 

 决不放弃,妹妹王玲挺身捐献骨髓救哥哥

最终,只有妹妹王玲与三哥王江的骨髓匹配上。

“我不同意妹妹捐献骨髓救我。”当得知这一结果,躺在病床上的王江眼含热泪。

那年,王玲已经43岁,作为哥哥的王江,担心这样做会对妹妹身体造成伤害,坚决不同意。

“你是我哥,你生病了,我们不救你,谁救你啊。我们兄妹都做了配型,我和你最接近。”握着王江的手,王玲也是热泪两行,“就是要我条胳膊和条腿,我也要捐出来救你。”

说容易,做则难。捐献骨髓需要进行腰穿采集,2009年11月19日,王玲的腰部被穿孔52处,抽出1040毫升的骨髓。当时受医疗条件限制,王玲的手术过程是在半麻的情况下进行,每次穿孔都是一次巨痛。除此之外,王玲还捐献出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去挽救三哥王江的生命,并积极配合医生做完髓移植手术。“在献的过程,妹妹王玲很勇敢,上手术台之前,她还跟我说,一定给我多采一点,让我哥哥够用。”回忆起2009年的那次手术,杨永功说,“真的很感人。”

术后,王玲忍着疼痛,手扶着墙壁,在家人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挪到三哥王江病房前,给哥哥加油鼓劲。2013年,王江身体得到康复,重新走进了单位工作。

2017年5月1日,在东海工作的王玲突然感觉自己浑身无力,没有精神,脑外时常听到轰轰的声音。于是,王玲走进县中医院进行检查。“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中性粒子等各项指标都低于正常人。”陪同王玲前往医院检查的丈夫傅吉祥说,“医生说她很严重,属于危重病人,并建议到上级医院进行确诊治疗。”

怎么办?无奈之下的傅吉祥拨通了在南京王江的电话,把妻子血液检查结果逐一告诉了他。

“我当时感觉不妙。”听到结果后的王江,在深夜之中把妹妹检查的数据又急匆匆地转告给杨永功。

“快点把王玲转过来。”杨永功说,“这结果比你当年患病时的数据都低。”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王江、王玲兄妹8年间互捐骨髓冒死“生命接力”
 

 面对王玲又患重疾,王江义无反顾再救妹妹

2017年5月3日,王玲住进了南京鼓楼医院。经过骨穿、腰穿等一系列检查,被确诊为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唯一的救治办法就是要找到配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那年我生病时,妹妹义不容辞地救我。那这次,我更要义不容辞地去救妹妹。”看到一筹莫展的妹夫,王江提高了嗓门说。

“我不同意。”躺在病床上的王玲,发出了微弱的声音。“你的身体能吃的消吗?不能因为我,再连累你一家,我放弃治疗。”

面对妹妹的一番话,王江已是泪流满面。“你是我的亲妹妹,无论什么结果我都会救你。”

“妹妹,我们家人没有意见,只要你哥哥能和你匹配上,我全力支持。”站在一旁的王江妻子胡静也当场表态。

就这样,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王玲从当初的放弃治疗,转变为同意。

光王江和王玲同意还不行,还必须两人能配型的上。“当初,我们也担心妹妹的骨髓移植到哥哥身体内已达7年之久,发没发生变异,能否配的上都是未知数。”再次作为王江的主治医生杨永功从医学的角度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不试怎么能知道。”于是,妹妹王玲一方面积极进行化疗治疗,一方面与王江进行抽血配型。

三个月后,王江的检查结果出来了,与妹妹配型成功率达到了98%。为做到万无一失,王江又前往苏州再次进行一次匹配检查。

匹配期间,王玲先后接受6次化疗,每次化疗带来的药物反应都让她痛不欲生。看着妹妹受到病魔一次又一次的折磨,王江也心急如焚。为能照顾好生病的王玲,王江只要有时间就走进病房,陪妹妹聊天,化解她思想上的压力。而退休在家的胡静则每天早上5点起床,按照医生的嘱托为王玲做饭,并送进病房。不时,还主动帮助王玲洗换下来的衣服。

“等到了,终于等到了。”经过近7个月的等待,2017年12月初,从苏州传来消息,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王江符合配型所有条件,可以给王玲输送造血干细胞。

当两根针头扎进静脉,一股鲜血通过软管进入干细胞分离机,然后输回体内。12月12日11时,王江躺在病床上,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00多毫升,这“生命火种”随即被送进王玲的病房内。

“疼,确实疼!”在扎针的过程中,王江喊了一声。据了解,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者来说,整个过程是最难熬的,注射动员剂期间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我第一针还没有什么感觉。”王江说,“当日晚上,我就感觉到腰和腿部的关节疼痛,夜里疼的都睡不着觉。”事实如此,在王江不断接受动员剂的过程中,疼痛是一天比一天加重。为转移注意力,王江特意叫妻子从家里拿过来几本书进行阅读。“我就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早点输入妹妹的体内,让她能快点好起来。”在捐献的过程中,王江不停地说,“能多捐点,就多捐点,免的不够妹妹用。”

近6个小时的采集,王江时刻躺在病床上,不敢乱动一下,生怕出现什么问题。采集结束后,王江身下的被褥湿了一大块。

“我是坐在轮椅上到妹妹的病房前,看着我的造血干细胞一点一点注入她的体内。”强撑着起术后虚弱的身体,王江来到距离自己病床50米远的无菌病房前,隔着玻璃看着妹妹,这时,恰好妹妹也正看向他,兄妹相视一笑的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现在就等着妹妹能早日出院,我们一家人能再次团聚。”

据专家介绍,类似于兄妹之间再次骨髓移植是个奇迹,在全国都很罕见。2018年1月10日,王江、王玲兄妹俩相继康复出院回家。

(文明晶都)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3月5日 15: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