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时代新风︱把“党课”搬进城市每个角落 全民化身“师生” 全域打造“红色学府”

文明创建阅读模式

这段时间,乘坐20路公交车的市民欣喜地发现,这趟公交车车厢内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广告展板、拉环、座椅、LED显示屏、车身广告等设施,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故事和现实场景相结合,带领人们体验百年党史的辉煌历程。“我们想充分发挥公交车与群众联系紧密的优势,以公交20路车为公益宣传载体,精心策划打造了‘红色党史流动课堂’这一创新载体。”连云港市公交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周文君介绍。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把“党课”搬进城市每个角落 全民化身“师生” 全域打造“红色学府”

“20路公交流动课堂”只是连云港市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的一个缩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创新学习活动,把本土红色资源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重温初心的生动教材,打造全域范围的党史学习教育“实境课堂”,通过现场讲堂、实地体悟、情景体验等多种方式,让全民化身“老师”与“学生”,把遍布在连云港各处的“红色课堂”,凝聚成了“红色学府”。

抗日山烈士陵园、邓小平主题公园、开山岛、雷锋车事迹陈列馆……港城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拥有革命遗址155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2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6个。为了有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市不断梳理好这些红色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了“资源独特、内涵丰富、可观性强”的实境课堂,让旧址遗址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

“这两块银元是革命烈士李少堂留下的遗物,见证了他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折射出了连云港地区土地革命的艰辛与曲折……”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课堂里,市革命纪念馆讲解员陈莹莹正在为大学生们讲述《无法上交的银元》背后的故事,让“实境课堂”成为大学校园里的“公开课堂”。

“作为党的接班人,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弘扬‘坚韧、尽责、高效、创新’的徐圩精神……”在徐圩港区二港池129#泊位,徐圩港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项目经理王显乐与数十位青年人围坐一起,面向广袤大海,分享着独特的创业故事,传递着实干精神——从码头到车间,从企业班组到建设现场,这样的“订制式”项目实境课堂,成为徐圩港区靓丽的“红色风景线”。

为了拓展党史学习教育覆盖面,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我市还开设了“指尖课堂”,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资源,通过图文、微视频等手段,推送“党史故事”“学习教育动态”,发布党史相关知识、微党课、微故事、微分享等,打造“线上+线下”、“集中+自主”的学习模式,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做到党史学习天天见、声音时时闻、活动处处有。

此外,我市还创新开展“送学活动”,搭建“异地实境课堂”,探索出一条新时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时时不离党、处处有组织的新路子。涌现出灌南县驻杭州流动党委、连云港驻苏州创业党支部、连云区“海上党支部”等流动党组织,帮助流动党员及时跟进学、一个不掉队。创作推出了纪录片《连云港红色记忆》、广播剧《连云港保卫战》等一批文艺精品,制定“音乐党课”“红色党课演出来”、党员政治生日等红色教育菜单,着力推动各类“实境课堂”成为党性教育的“红色阵地”、群众学习的“红色学府”、展示城市形象的“红色名片”。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7日 17: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