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时代新风︱聚力乡风文明 聚能乡村振兴 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柘汪样板”

文明创建阅读模式

为巩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构建工作体系,整合协同资源,畅通运行机制,让实践活动始终“走在路上”、为民惠民真正“落在身上”、基层活力切实“生在根上”,将文明实践触角延伸到基层“最后一公里”,现将赣榆区15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述职情况予以展示。

本期我们带您走进柘汪镇,一起来看一看柘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志愿服务支队队长张来涛怎么说:2021年,柘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始终坚持守正创新、锐意进取,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任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主线,进一步加强基层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动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落地见效。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回顾2021

坚持政治导向,强化组织保障。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激发城乡精神文明活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柘汪镇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和志愿服务支队队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不断完善日常管理、定期报告、经费保障和实绩考核等制度,强化组织保障、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活动规范化、常态化、有效化开展。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聚力乡风文明 聚能乡村振兴 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柘汪样板”

坚持需求导向,夯实阵地建设。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有品牌、有档案”六有标准,积极推进 西棘荡村、秦家沙村 等 4 家示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实现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辟多种形式理论宣讲阵地,制定党委中心组、党史学习、实战理论3项学习教育清单,举办专题培训班和讲座活动 24 场次,累计 7000 余人次参与;聚焦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兴趣培养,投资60余万元,试点打造 “柘里友爱”功能室 ;紧跟电商发展趋势,一期孵化班已正式开班, 20 名学员参与孵化培训。凭借“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的阵地功能设置,柘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逐渐成为“聚民心、暖人心”的民生工程,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聚力乡风文明 聚能乡村振兴 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柘汪样板”
坚持效果导向,创新活动开展。按照“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要求,举办 首届“出彩柘汪人”才艺大赛 ,为6万柘汪群众打造了展示交流平台;举行第六届“舞动柘里”广场舞大赛,26支队伍,近400名选手为全镇群众送去了文娱活动盛宴;聚焦养老孝老敬老,积极 开展“敬老月”活动 ,慰问24名高龄困难老人,深入推进“智慧助老”行动;每季度举办“ 启航大讲堂 ”,邀请清华大学等名师名家进校讲学,今年以来举办4场次,受益师生家长 3000 余人次;全年各村各部门共开展童心向党、我们的节日、爱心义诊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60 余场次,惠及全镇6万名群众。一次次“出实招、见实效”的实践活动,让柘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文化基础更加深厚、社会基础更加牢固。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聚力乡风文明 聚能乡村振兴 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柘汪样板”
坚持任务导向,充实队伍建设。为实现“五大平台”协同运行,柘汪镇不断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功底。吸收整合全镇网格员、振兴专干等40人充实队伍建设,成立由镇十九大代表钟佰均为代表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累计开展宣讲 8 场次;组建 “红珊瑚”爱心志愿服务团队 ,学校教师、村干部、公安民警等部门200人参与服务;适时成立 “柘里友爱”公益基金 ,按照一户一档、一人一策建立台账资料,实现精准施策,靶向帮扶。一支支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将文明实践延伸到了群众身边。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聚力乡风文明 聚能乡村振兴 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柘汪样板”

展望2022

注重规范化,在“管”字上下功夫。将村级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相关工作考核,建立层层有责、层层负责、层层尽责的责任体系;常态化对文明实践站各功能室建设、使用、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对于阵地建设不完善、功能发挥不到位等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重点解决活动资金问题;按照专兼职融合的原则,加强人员力量配置,将有责任心、专业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当中,着力解决工作机制问题。

注重品牌化,在“用”字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支队牵头带动作用,用好“红珊瑚”“爱心车队”等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发挥协调联动、相互配合作用,定期开展 柘里友爱、出彩柘汪人、舞动柘里广场舞大赛 等特色品牌活动,发挥特色品牌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切实服务群众所需所盼所想。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聚力乡风文明 聚能乡村振兴 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柘汪样板”

注重专业化,在“育”字上下功夫。按照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化、专业化、多样化的工作要求,积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将乡土人才、在校大学生、退休教师等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群体纳入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定期进行队伍扩充,确保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保持50人,充分满足全镇各领域、各范围、各年龄段的文明实践活动开展。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12月17日 1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