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之城·志愿同行︱关爱铺就助残路 连云港志愿服务将爱传递

志愿服务阅读模式

助残志愿者一直是给予残疾人帮助、尊重和关心的重要社会力量,助残志愿者对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改善自我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港城涌现出许多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一些爱心单位、企业也是在默默地奉献,将爱心传递。

志愿者为救助残疾人服务社会

“人之初,性本善……”冬日暖阳透过窗户照进教室,在市残疾人托养中心,一位位成人模样、脸上和声音却带着稚气的心智障碍学员整齐地坐在课桌边,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差不齐地念着《三字经》。这些“长不大的小孩”,父母们在渐渐变老,他们该如何融入适应社会生活,谁来接过这些父母的接力棒,让这群孩子平安过完一生?

美德之城·志愿同行︱关爱铺就助残路 连云港志愿服务将爱传递

​由连云区四叶草助残服务中心负责运营的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就是他们的“港湾”。目前,中心共托养53名心智障碍学员,他们全部来自低保、重残家庭,中心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案,针对每个学员的情况和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他们始终怀着关心与爱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他们。

四叶草助残服务中心由罗仁娟创立于2016年,罗仁娟4岁时不幸遭遇车祸,右腿高位截肢,身体的不幸没有击垮罗仁娟,她从小刻苦学习,顺利考取了大学,并成为一名坐式排球运动员。因为见过太多残疾人困苦的生活,罗仁娟一心想要帮助他们,2019年组织充满爱心的12名工作人员入驻连云港市残疾人托养中心。

从不遵守纪律到排队吃饭,从不会拿筷子到自己清洗餐盘,从不会控制大小便到能自己如厕,从自闭不说话到开口说话……学员们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倾注了四叶草服务人员巨大的心血。19岁少女小雪,智力残疾,刚来托养中心时特别害怕陌生人靠近,在托养中心2年多的学习中,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人变得热情了,也能够完成手工皂、发卡等手工制作。

志愿服务让残疾人生活更美好

农历十一月初九,厉姐生日。闫晓丽提前两个多月就在手机上进行了备注,今年十一月初九正好赶上“双12”。那天一早,闫晓丽带着提前定制的蛋糕和鲜花,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往朝阳街道厉姐家,忙活了一桌子菜陪厉姐过生日,饭后还带着厉姐去海边转了一圈。

美德之城·志愿同行︱关爱铺就助残路 连云港志愿服务将爱传递

厉姐,大名厉树青,开发区朝阳街道西庄村人,因为一场严重车祸导致她不到20岁就成了重度残疾人。由于父亲早逝,她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去世后,她没有向生活屈服,坐着轮椅洗衣、做饭,自己买布做衣服、鞋子,平时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闫晓丽与厉姐的缘分源自多年的志愿活动。“2013年,我在爱心志愿者组织的活动中,第一次去了厉姐家认识了厉姐。”这么多年过去了,闫晓丽一直记挂着厉姐。

“厉姐虽然行动不方便,但是性格很开朗,生活中还特别爱干净,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闫晓丽知道厉姐经济上不缺什么,更多的是需要人的陪伴,现在经常带着身边的朋友隔三岔五就去看看她,每个星期至少打两次电话聊聊天,已经把厉姐当成了家人。

“这些年,很多爱心志愿者来帮助我,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厉姐很感激给予她帮助的每一个热心人,虽然生活给予了她莫大的痛苦,但是这么多年,那么多热心的志愿者在关心她,她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让残疾人共享社会温暖阳光

“中心能够运行到今天,离不开爱心志愿者、爱心企事业单位的支持。”罗仁娟介绍,四叶草助残服务中心目前有志愿者500多名,除了托养中心的运行,他们还积极组织进街道进社区的各项助残活动,有300多名志愿者与300多个残疾家庭建立了“一对一”的联系,为他们提供应急服务。

赣榆区孤残救助协会成立于2019年1月,是一家民间慈善组织,由赣榆多名爱心人士共同发起,协会成立以来,从几个人,到一群人,汇聚众人爱心,每年都救助100名左右的孤残弱势群体。

协会负责人姚邵庄介绍,在帮助孤残群体的过程中,他们播撒爱,也在收获爱。去年考上苏州一所本科院校的尹同学,母亲患有精神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家中一个弟弟已经辍学,家中生活来源全靠低保收入,就在高考前夕父亲患病去世。懂事的孩子想去上海打工赚取些学费,不想天不遂人愿,孩子在异乡因事故造成脚骨折。在上海工作的赣榆人王勇知道了孩子的情况,第二天便带孩子返回家中养伤,并主动承担了四年的学费和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一时间很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看着孩子能安心完成学业,将来有一份工作,大家都觉得很开心。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心志愿者们的一点善举,重拾起一个个残疾家庭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笔者从市民政部门获悉,目前港城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有近5000家,在教育科技、健康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社会治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的社会组织都在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给予这一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12月28日 16: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