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时代新风︱为贴心的“老人老办法”式服务点赞

文明创建阅读模式

近日,笔者在市区一新冠疫苗接种点看到,人群中大家有序地拿出手机扫码进行健康申报填写,一旁还设置了一处人工健康申报处,这是专门为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准备的,对于没有手机的老人,医务人员会义务为其填写纸质健康申报单,而对于有智能手机却不会操作的老人,医务人员也会耐心地教他们如何在手机上进行健康申报,为接种新冠疫苗做好准备。笔者认为,应该为这种贴心的“老人老办法”式服务点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享有各种生活便捷的同时不能“丢下”老人,这才是文明社会应有的高度。

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已经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医、乘车、购物……一部智能手机就像人们的影子,习惯于手机带来各种便利的年轻人,甚至一天不带手机就会很不安,做事情都感觉别扭。

操作智能手机对于年轻人来说十分容易,而对于老人来说,难免会存在许多困难,由此也会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这种情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更加凸显。有些老人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一些问题:“你帮我看看我的健康码在哪里”“怎么下载这个APP”“网上挂号怎么挂啊?”……部分“无码老人”只能减少出门次数,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面对飞速前进的数字化车轮,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老龄化“数字鸿沟”。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一些公共场所能够多些服务意识,多为老人留个“后门”,能教老人自己操作智能手机的尽量教,不能教的就用老办法,给老人提供一些温情服务,对老人来说十分重要。毕竟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年轻时,他们都曾经为社会发展付出自己的努力,老了也应该受到社会尊重,而不是“丢下”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发展,成为社会的负担。

当然,助老爱老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应该长期坚持做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子女,要对老人多一些耐心,工作不忙的时候“手把手”地教教老人,帮助老人融入智能化时代;社区也应该多举办一些助老活动,开设智能手机培训班,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公共服务场所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多为老人想一想,提供一些适老化服务,让老人可以顺利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便利。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4月12日 16: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