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特别是近年来,受到疫情的影响,除居家上网课外,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给孩子报线上兴趣班进行“充电”,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不可或缺的学习和生活工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随之也出现了未成年人上网时间过长、依赖网络甚至沉迷网络等问题。未成年人健康使用互联网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有关专家表示,加快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十分迫切,学校、家庭、平台企业应各尽其责,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力。
网络已成未成年人重要学习渠道
随着网络的发展及未成年人学习的需要,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娱乐、社交的重要工具。笔者了解到,如今,越来越多孩子的学习离不开互联网,而这样的情形在当下显得更为明显。
“我现在更加倾向给孩子报线上的兴趣班,学习效果很好,也免去了我接送的烦恼。”学生家长吴倩介绍。她的孩子今年9岁,最近两三年,她给孩子在线上报了书法学习班、围棋学习班以及英语口语班等,为了方便孩子学习,她专门为孩子配备了一台笔记本及iPad。她的孩子每周的线上学习最少要5个小时。如今,孩子都已经习惯在互联网上学习,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还可以免费看回放,也节省了家长接送的时间。
笔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有些孩子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互联网。家长王孟洁表示,她的孩子刚上幼儿园中班,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她就给孩子在线上报名了识字班及英语启蒙班,每周在线上学习约3个小时。
近日,笔者在海州区新浦街道万润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对其辖区部分居民进行了线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未成年人工作日每天平均上网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超过10%的未成年人工作日每天平均上网时间超过2.5小时。80%的未成年人节假日平均上网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15%的未成年人工作日平均上网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
不少家长担心孩子过度依赖网络
“上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不让孩子接触不现实,让孩子接触如果把握不好的话,各种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家长李庆表示。在孩子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时,家长不可能随时随地盯着孩子,一旦疏忽,孩子就会“钻空子”。学习之余,孩子会忍不住观看短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久而久之,就有沉迷网络的风险。
学生家长李伟国介绍,他的孩子平时会用iPad学习,如果家长不在身边盯着,孩子就会不自觉地看短视频、听音乐等,有一次孩子甚至还偷偷注册了游戏平台的账号玩游戏。为了监督孩子,他专门在孩子的房间安装了摄像头。虽然这样不是很合适,但如果不想办法限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孩子就会沉迷其中。
对部分居民的调查同样显示,不少家长在肯定互联网给孩子学习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对孩子上网时间过长、未成年群体接触网络低龄化等负面影响也表示很担忧,特别是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及孩子不良上网习惯会危害孩子的健康,而对于未成年人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许多家长表示也是需要特别防范和注意的方面。
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家长表示,孩子对互联网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他们会要求孩子的上网行为必须在他们的监督之下才能进行。约有45%的家长表示他们平时会对孩子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超过60%的家长表示会给孩子上网设置“青少年模式”,65%以上的家长表示,他们平时会与孩子约定,允许孩子在学习之余适度开展网上娱乐。
健康上网还需社会合力护航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邢猛博士表示,互联网是当下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生活、社交、娱乐工具,有助于未成年人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加快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十分迫切。
邢猛认为,网络素养的提升以及针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的培养,是预防未成年人受到不良网络信息侵害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高度渗透、上网触手可及的当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需要家、校、企业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等社会多方形成合力,首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根据不同年龄未成年人心智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具体包括甄别和选择运用信息的能力等,让未成年人正确认识互联网,而不是片面地认为互联网只可以娱乐。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互联网设置的“青少年模式”有时候就是“形同虚设”,时间久了,很多孩子都能够轻松了解其中的“窍门”,规避网络平台的限制。对于这个问题,有关专家表示,互联网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要推动青少年模式改良升级,完善未成年人身份识别机制,强化视频、短视频类平台内容审核,加强行业自律,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邢猛提醒,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全社会应强化“家庭是第一课堂”的共识,实践证明,家庭对未成年人上网影响很大,家长对未成年人上网的管理和引导方式,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和习惯。上网时长是否受到家长限制等显著影响未成年人的网络依赖程度,家长自身的上网行为和网络素养也对未成年人有直接影响。因此,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榜样。(徐誉宁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