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的木质门匾、花砖铺设的廊道,加上古朴的青石板和旧石磨,一件件造型各异却又浑然天成的根艺艺术品,有动物,有花鸟,有十二生肖,也有西游人物……
春光暖暖的午后,走进王建军位于海州花鸟鱼虫市场的“槐园”,仿佛来到了一个由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与根艺艺人妙手合力打造的奇幻世界。
那些枯死了几十上百年的老槐树根,经过王建军的双手,便被赋予了生命和灵气,变成一件件质朴精良的艺术品,吸引了许多人慕名前来观赏。
“腐根断枝随水流,一生辉煌至此休。”“幸遇惜才痴雕客,枯木逢春再千秋。”说的就是王建军和他的根艺。
结缘于幼时
说起与根艺的结缘,王建军说,那得从儿时说起。
两千多年的古城文化底蕴和海州的山山水水,滋养了王建军的青少年时代。打儿时起,他便喜欢花草树木、山石盆景。
“年轻的时候喜欢玩盆景,有的盆景死了,挖出树根后发现,这些已经枯死的树根造型各异,只要用心去观察,就会在枯根上看到花鸟鱼虫以及动物的影子,稍作修饰,便是一件质朴精良的艺术品。”后来,王建军经常出入云台山、锦屏山的群山丛林之中,观察树木和奇花异草的生长周期,聆听大自然的呼唤,感受泥土的芳香,也正是大自然的魅力,开启了他的根艺之梦。
指着院子里大大小小的根艺作品,王建军感情充沛地说,“它们生前是棵树,死后埋于地下,吸收了大自然的灵气,最终成了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的根。”
“我这里的根艺作品,用的都是老槐树的树根。”至于原因,王建军娓娓道来:俗话说,“门前种棵槐,无福福自来”“门前有槐,富足三代”。槐树还有“木中精灵”之称。它生长缓慢、木质坚硬、纹理细腻、久存不朽,是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最让人们赞叹的是,它的生命力顽强,再生能力极佳,即便是主干腐朽,中空皮剥,只要有一处枝干相连,它便会枝繁叶茂,傲然挺立。它埋于地下的树根,历经百年甚至千年风霜洗礼,依然纹理清晰、坚硬如初,是制作根艺的良木。
他之所以认准老槐树根,还有一个原因。“好东西往往就在我们眼前。你看,海州是座千年古城,老槐树根亦随处可见。”于是,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王建军首先想到的是海州城外被砍伐多年无人问津的老树根。随着用量的增加,他开始走街串巷从民间、地头收购,有了原材料的积累,王建军正式踏上了根艺创作之路。
良木不须雕
伸头张望的鹿、张牙舞爪的龙、呆萌可爱的熊猫、机灵的猴子、游弋的鲤鱼、展翅的雄鹰……走在王建军的“槐园”里,一件件形态各异又浑然天成的根艺作品不时映入眼帘。在这些根艺作品上,看不到一点雕刻、打磨的痕迹。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根艺制作中,王建军的创作理念就是———良木不须雕,天然自成趣。
“这些老槐树根历经多年岁月洗礼,已经形成各种形状,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惟妙惟肖之处。”王建军粗糙的双手轻轻地抚过一件件作品,“你看,这根艺上的纹路清晰可见,印证了岁月的沧桑。如果用砂纸、喷枪去打磨的话,就会破坏它的自然之美。”
传统的根雕,雕刻刀工精细,图案优美,注重细节,但作品的人工痕迹太过厚重,缺少大自然赋予的灵气。而王建军的根艺,取奇形怪状的枯根,顺其自然,仅锯掉多余的部分,一只鹰、一条蛇或是一匹马便跃然而出。紧接着,王建军会用钢丝球抛去根艺上的浮尘,再置于室外,让原本埋于地下的枯根经受大自然的风吹日晒……就这样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风雨洗礼,再反复抛尘,一件根艺作品才算真正完成。
不刻意追求形象逼真,而是力求作品的神似,给观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所以,观看王建军的根艺作品,绝不能走马观花,而要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从不同角度细细揣摩,发挥你的想象力,这时,你就会发现,它像一幅立体的画,是一首无声诗,更是大自然中的精灵。
可以说,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就是王建军根艺作品的魂。“人类也一样,到了一定的境界,都要回归自然,与自然为伍的。”王建军说。
为了那片森林
虽然热爱根艺,但要赚钱,要养家糊口,王建军一直未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直到2008年,他决定辞职。为了爱好而辞职,别人不理解,他却有自己的理由:人不能光挣钱,一辈子总要有点精神追求。到了2017年,家里的楼房已经放不下他的作品了,他便在海州花鸟鱼虫市场租下一家铺面,并取名为“品根苑”。
去年11月,他又将“品根苑”隔壁的一块堆放杂物的空地收拾出来,并用了近半年时间,打造成“槐园”。如今,“品根苑”和“槐园”里的根艺作品,已经上万件,并形成包括花鸟、动物、山水、十二生肖、西游记在内的五大系列。
万余件根艺作品,凝聚了王建军几十年的心血。这些“宝贝疙瘩”,也吸引了很多热爱根艺的人前来参观。南京、上海、山东、广东,以及日本等国际友人都经常前来,有人甚至提出高价购买,但都被他婉言拒绝。
“有一次,一位广东大老板看好我的‘大龙虾’,出到上万元我也没有卖。还有一次,一位日本客商要买我的一组十二生肖,也被我拒绝了。”王建军自豪地说:“还有一次,一位来自淮安的朋友看好我的一组西游人物,表示要出高价购买。我说,《西游记》代表连云港文化底蕴,这个,给多少钱都不卖。”
“本来就是想找点树根玩玩,没想到根艺的世界那么奇妙。越投入,越痴迷。”正因为痴迷,他在辞职后不仅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根艺上,也花费了不少金钱,自从在花鸟鱼虫市场租了铺面后,每年仅房租和收购树根的费用就有六七万元。因为长时间用钢锯和钢丝球等制作根艺,王建军的双手布满老茧和伤口,有的伤口还没有愈合,又被尘土覆盖,时间久了,就成了一道道暗黑色的疤痕……不过,家人对他的爱好都很支持:老伴虽然口中不停叨唠“你有一块钱都会用来买树根”,但每当夜晚王建军依然在“槐园”里打磨树根时,她也依然会做好饭菜耐心等待;儿女们更是拿出了“真金白银”支持老爸的爱好。
是的,他要的不是钱,而是身后的“那片森林”。他说,我要将这些根艺作品留给儿孙,留给连云港。
积少成多,积木成林。王建军要用毕生的时间创作出更多的根艺作品,他还期待着能建一个大型的博物馆,以根艺展示为平台,大力弘扬根艺等民间传统艺术,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连云港的天更蓝,山更美,水更甜,人更好。(记者 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