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时代新风︱刘艳:让盐碱地变为藏粮仓

文明创建阅读模式

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刘艳,从农民家庭走出来,追寻属于自己的未来,仿佛是轮回,多年以后,她以博士的身份回归,在农田里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她是市农科院水稻研究室副主任,也是下地种田的博士研究员,她不是农民,却在心里装着农民与田地。

作为市农业科学院引进的第一位博士,刘艳从事水稻研究已有14个年头,田间地头是她的露天实验室,选育水稻良种是她的头等大事。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刘艳:让盐碱地变为藏粮仓

  小村庄走出女博士

1982年6月,刘艳出生于山西省高平市的一个小村庄,村庄穷到连个像样的学校都没有,更没有老师来教书。幸运的是,到了刘艳上小学的年纪,有位退休的老教师来到了村子,就这样,一位老师和一间教室撑起了刘艳的小学梦。

“唯一的一间教室里坐满了从1年级至5年级的孩子,大家按照年级分开坐,老师按年级顺序给孩子们上课,其他不上课的就做作业。”刘艳不时用手比画着,曾经的课堂历历在目。

然而就是这样的课堂也没能持续多久,刘艳上到小学三年级时,退休老教师因病不能继续教学,学校因此彻底“坍塌”,10多个渴望学习的孩子只能回家,大一点的孩子下地干农活。不到10岁的刘艳只能在家“玩”了一个学期。

当年的农村,“女孩读书没有用”的想法是主流。可刘艳很幸运,她的父母抗下了所有的压力。她的父亲用尽了一个农民能想到的所有办法,将刘艳送到远方乡镇的姑姑家,让她跟表姐一同上乡镇小学。刘艳说,曾因家贫而高中辍学的父亲,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更不想耽误她的未来。“我父亲说再苦再累也要供我读书。没有父母的支持,就不会有如今的我。”

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小小的刘艳带着超乎常人的坚持和韧性认真学习。她每天天没亮就早早到学校背书,什么时候背完什么时候吃饭,晚上别的同学都放学了,刘艳还要补习之前落下的课程。

“我觉得自己的性子还是挺稳的,一心想着赶紧追上进度,就算是看到别人出去玩了,也能坐得住。”勤奋努力一定有回报,插班的刘艳当年就在考试中取得了班级前三名的好成绩,让同学们刮目相看。老师也很喜欢爱学习、肯学习的刘艳。

人生由无数次选择组成。中考前夕,刘艳再次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需要对未来做出抉择:是读中专毕业后当老师,还是继续上高中考大学。

从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考虑,读中专是最优选择,但是开明的父亲还是问询了刘艳的想法,她斩钉截铁地回答“想考大学!”

虽然家庭不富裕,父母还是坚持供刘艳读书,而她也没有辜负家人的期待,本科毕业以后又考上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硕博连读,学习的都是农业相关专业,只想着有一天能够学有所成,帮助像父母一样的农民,回馈父母、回馈社会。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刘艳:让盐碱地变为藏粮仓

  14年钻研海水稻

中午十二点一刻,温度在不断升高,水稻即将开花,在试验站吃过午饭的刘艳再次赶往田里,准备进行授粉工作。

她穿着一双绿色水靴,迈进水田,走到用黄色纸袋罩住穗头的母本水稻旁,剪下开花的父本水稻穗头,将其伸入黄色纸袋中,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稻梗来回旋转,将花粉抖入袋中,为防止风大影响花粉数量,20分钟后还要再次授粉。

工作时,铁锨成为她暂歇的倚靠,稻田成为她忙碌的场所,而她,则把自己当做一个农民。休息时,她讲述了重回农田的过程。

2009年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刘艳成为市农业科学院引进的第一个博士人才,从事水稻抗性方面的研究,包括品种选育、技术转化、盐碱地改良、种植示范和推广等,一干就是14年。

作为沿海城市,连云港盐碱滩涂面积较大,为充分利用现有土地,提高水稻产量,从2010年起,市农业科学院团队就专注于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工作,利用常规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鉴定出的强耐盐水稻种质耐盐基因成功转入适合本稻区种植的水稻品种中。

2013年,省农科院有一个选拔科研人员出国留学的机会,刚生完孩子还不到一年的刘艳立即报名,通过层层选拔,如愿到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研修,研究方向是水稻耐盐机理和耐盐水稻育种,主要针对在沿海城市土壤盐碱化地区开展水稻种植研究,也就是俗称的“海水稻”研究。

这一年的9月,一直为自己努力方向把舵的父亲因病离世。失去了精神支柱,对刘艳打击很大,但也让她更加珍惜时间,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一个月的时间,刘艳处理好父亲的后事,调整好心态便匆忙赶去美国学习。时光似乎有轮回,课程比别人落后了一个月,刘艳又像小学转学后那样奋力追赶进度。

整整一年,刘艳圆满完成了学业。回国后,她相继开展耐盐水稻品种资源筛选和育种工作。

苦心人,天不负。2022年,盐田育3号和盐田育4号在连云港市青口盐场、盐城市黄海农场以及市区周边县示范种植2000亩以上。目前,全市有9个耐盐碱水稻新品系进入国家、省级各类水稻区域试种。盐碱地上飘出稻香,离不开女博士刘艳的努力。

作为农业科研人员,人前人后都很难有光鲜亮丽的形象,陪伴他们的只有头顶的烈日和一路泥泞的阡陌。说是科研人员,其实还是要下田种地,水稻授粉、选种、收种等环节都不在实验室里面研究,而是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在水稻田里实打实地耕耘。

每年5月份开始,刘艳及其水稻研究团队,就在港城各个实验基地开始水稻育种工作,到了六七月份插秧季节,基本上每天都是泥巴裹满裤腿,披星戴月回家。小区的保安和邻居看到经常会问她是干什么的,刘艳总是笑着说种地刚回来,刘艳的儿子每次看到妈妈,也会心疼地说:“我们家的农民终于回来啦,辛苦啦!”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刘艳:让盐碱地变为藏粮仓

  让水稻丰收在盐碱地

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希望超级杂交稻长得又高又大,自己可以在下面乘凉;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刘艳及其团队用实际行动努力实现袁隆平院士的梦想。

“我们海南繁基地共有20多亩试验田,在这里开展育种工作,能够一年多种一季,缩短育种年限。你看地里现在有的刚插秧、有的已经开花了,有的已经结实了,各种状态的水稻都有。咱们基地有粳稻、籼稻、不育系等,这个时间主要开展杂交授粉工作。”刘艳站在田间小道上眺望远方,广阔辽远的稻田衬得她更显娇小。

刘艳说:“我们会选择在连云港表现比较好的,但是存在个别性状缺陷的品种进行杂交,比如有些品种存在抗病性不好的,我们就会选择一个抗病性不错的与之做杂交,后代的话各个方面的表现就会比较优异,成功的杂交品种就像是集合了父母所有优点的小孩。”

稻种从杂交编号开始到拥有真正的“姓名”,往往需要8至10年的时间,为了缩短育种周期,港城的水稻团队一年要花一半的时间在海南繁育基地试验田培育水稻新品。像“候鸟”一样,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4月底,港城的水稻团队都要“迁徙”至海南。

去年,市农科院耐盐植物试验基地的耐盐碱水稻迎来了丰收季,“连鉴12号”水稻品种在土壤盐分为千分之五左右,灌溉水为千分之三左右的盐碱地上,取得了每亩500公斤的水稻产量。

在刘艳看来,耐盐碱水稻的研发与推广不仅是对国家耕地面积和粮食安全的保障,也为广大靠种地为生的庄稼人带来更多希望。“所以,接下来我们要选育出耐盐碱性更高的水稻品种,让盐碱地变为藏粮仓。”(李慧 王德荣 实习生 潘斯伦)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6月12日 18: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