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回忆录 | 高圣奎:胜利的炮声响彻“三八线”

新闻动态阅读模式

人物档案:高圣奎, 1931年出生,江西吉安人,1949年参加民兵,1951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获得三等功一次。1955年回国后加入东海舰队,1958年退役后参与筹建连云港化工厂。

在高圣奎的家里,墙上的三个大相框中是他和战友、工友、家人的照片,这些都记录了他的人生印记。

92岁的高圣奎精神矍铄,谈起当时的抗美援朝战争,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金城战役胜利后,1953年7月27日中美双方正式签订停战协议的那天。“我是当天的值日官,就值守在“三八线”上,我方向天开炮庆祝胜利,炮声响了一天一夜。”高圣奎说。

抗美援朝老兵回忆录 | 高圣奎:胜利的炮声响彻“三八线”

响应号召热血男儿奔赴朝鲜战场

1931年,高圣奎出生在井冈山地区一个贫穷的家庭,因为生活困苦,他从小吃不饱穿不暖,小小年纪就给别人放牛。1949年井冈山地区解放,高圣奎毅然加入民兵,后因表现优秀先后担任民兵队的副队长、队长。

1951年,高圣奎响应国家号召入伍。后来被编入志愿军21军61师182团,渡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当时的条件特别艰苦,朝鲜特别冷,刚开始我们穿的是薄棉衣和单鞋。每人背着一小袋炒面,饿了就抓一把雪和着炒面吃。”高圣奎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那时候,为了躲避美军空袭,部队经常急行军,有时候凌晨三四点就要埋灶做饭,随后背负起沉重的行囊和装备开始急行军。

最危险的是敌军的轰炸机来袭。一场突如其来的空袭,亲密无间的战友可能因此而献出宝贵的生命。回忆起空袭场景,高圣奎面色凝重起来。“我们从江西一起出来的老乡,没几个活着回来的。”

金城战役扛着火箭筒摧毁敌军坦克

“为了躲避美军的空袭,我们部队往往是在夜晚行军,按照命令到达指定地点后,在白天的时候对敌军进行伏击。因为地形复杂、气候寒冷,行军过程十分艰苦,为了防止暴露,不允许使用手电筒照明,一次行军可能就需要走四五十里路。”高圣奎说。

高圣奎印象最深的是金城战役。金城战役是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阶段,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7月13日开始,7月27日结束后双方停战,而高圣奎全程参加了此次战役。

在金城战役的战场上,高圣奎和队友们冲锋陷阵、毫不退缩,志愿军的战线也不断向前推进。由于战况激烈,部队需要长时间作战,最长的时候他们连续作战了一天一夜。

“我当时和另一名炮手一同使用火箭筒,我负责瞄准发射,他负责填充炮弹,主要是摧毁敌军的碉堡和坦克。”讲起当时的情形,高圣奎记忆犹新。

为了保证命中率,不浪费每一颗宝贵的炮弹,高圣奎和战友往往会在非常接近敌军的坦克时,再发射炮弹。炮弹使用完,高圣奎便继续使用步枪与敌人作战。

金城战役是志愿军转入阵地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志愿军对坚固设防之敌实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此役历时15天,志愿军向南扩展阵地160多平方公里,歼敌5.3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老兵回忆录 | 高圣奎:胜利的炮声响彻“三八线”

“停战当天,我在‘三八线’上当值日官”

1953年7月27日,中美双方正式签订了停战协议。为了庆祝胜利,我方在“三八线”上向天鸣炮。“我是当天‘三八线’上的值日官,庆祝的炮声响了一天一夜。”高圣奎在讲述时非常激动。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高圣奎留在朝鲜,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1955年回国后,他加入东海舰队驻扎在上海。直到现在,高圣奎的家里依然挂着他穿着海军服的照片,当时的海军服也被他小心翼翼地珍藏着。

1958年,高圣奎从海军退役,来到连云港,参与筹建了连云港化工厂(德邦化工前身),为连云港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谈起抗美援朝战争,高圣奎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他经常受邀到学校、街道作报告,讲述当年战争经历。他一直珍藏着抗美援朝纪念章,在展示给笔者看后,他放在手中不停摩挲着。 (庄婷婷 张灿)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8月7日 16: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