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全世界也享有盛名。
它是我市最耀眼的文化品牌。该书内涵极为丰富,在民俗风情、民间信仰、民间传说以及民俗语言方面都达到极致,尤其在最后一回选用唐太宗李世民的“圣教序”作为压轴,达到文学的巅峰,流芳百世。
时过境迁,原来龛于大雁塔上的“圣教序”碑淹没于地下,各种形式的文字记载渐渐变得不清晰,到明代的时候,各种版本的《西游记》中提及的“圣教序”各有出入,因此不能说哪一个版本是正确的。
真正的“圣教序”是什么样子呢?无人知晓。
我市的文史爱好者封其灿经过十多年的研究,访问过淮安,到达过西安,终于在他苦心孤诣的寻访下,这一“悬案”告一段落,并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023年12月16日下午,《〈西游记〉中“圣教序”原文归真》主题讲座在海州民主路德平书店举行。
80岁的封其灿现身说法,讲述了他“破案”的故事。
千年名帖中的“蹊跷”
“想想跟踪这件事,已经整整20年了。”眼前的封其灿,头发花白,目光却炯炯有神。
1999年,封其灿退二线,之后到市供销干校代课,2002年又到市电大代课。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买了一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唐雁塔圣教序》字帖,遒劲有力的书法深深地吸引了封其灿。
不过在欣赏书法时,他遇到了难题:因为它是古体汉字,而且各人的书写风格不同,所以有一些字难以辨认。封其灿打开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二版(1980年版)《西游记》,用以比对,发现二者有多处互不相同。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临摹的字帖搞错了吗?这不可能,临帖人说,他是根据旧拓片临摹而成。
难道就因为《西游记》是古典神魔小说,不是历史档案,也用不着那么准确,字或多或少无所谓?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处事认真又爱钻研的他,不得不到处寻找答案。
此后,封其灿在网上搜索到数种版本“圣教序”,文字都不一样,有的多字,有的少字。2008年,我市爱好《西游记》文化的武可钺先生送给他一本《大慈恩寺》,书中一幅照片使封其灿异常激动,它是“圣教序”碑照。
遗憾的是,照片很小,分辨率很低,再放大,字也看不清楚。
尽管如此,多少字却能看得出来,坚信碑还存在,为他研究“圣教序”增添了希望。2009年秋,封其灿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世德堂本《西游记》,经过逐字比对,发现这两个版本的“圣教序”完全一样。
这时候,他就有疑问了,既然都是《西游记》中的“圣教序”,为什么出版社出版的书与碑帖不同呢?
孰是孰非?疑雾重重。
为追寻真相遍访各地
2010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三版《西游记》,封其灿满心欢喜地购入一本。
满以为这次可以有结论了,没想到第三版《西游记》不仅存在第二版中的疑点,还多出了若干疑点。
这无形中又加大了“圣教序”研究的难度。
此后,市历史学会秘书长杨剑带着封其灿去淮安吴承恩故居寻根溯源,遗憾得很,在那里未得到任何资料。他不甘心,紧接着于8月15日,他又和老伴专程去唐朝京都———长安,即今日之西安刨根问底。
一下火车,他们就直奔大雁塔。在三楼,封其灿发现了“圣教序”碑照,因为旅游者甚多,又被用玻璃罩罩住,来不及细看,照片效果也不理想。参观完以后,封其灿到处查寻原碑,在“严禁入内”处,见到了一样东西,正是他苦思冥想要找的那块碑。然而,封其灿刚举起相机,就被管理人员拦下。
无奈,他只好在远处照了一次,“距离远,字还是不清楚。”
封其灿仍然不死心,打听有没有拓片卖?真巧,竟然有售。
经过讨价还价,他以不低的价格买了两份。到家后,加班加点,花了数天时间,把整个碑文解读出来,随后又参照元代著名的《佛祖历代通载》,还与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碑帖逐一对照。
至此,“圣教序”的问题“迎刃而解”。
此碑圆顶,高约220厘米、宽80厘米,碑文标题1行,13字,正文19行,满行42字,末行25字,共781字,落款1行,27字,字径约2.5厘米。一字一句对照后,他发现,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二版《西游记》有93个字位是对不上的,第三版有112个字位是对不上的,网上的“圣教序”,版本则各不相同,并不是千篇一律。“集王圣教序”相对“错误”很少;古代文献《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佛祖历代通载》最好,只“错”21个字;台湾出版的《西游记》情况与大陆出版的差不多,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西游记》有93个字位对不上;台南世一出版公司有87个。
研究成果收获众多肯定
研究成果有没有意义,不是封其灿说了算,要得到专业认可才行。
“第一关没通过。”回忆至此,封其灿苦笑一声。
我市相关部门组织部分本市文化名家座谈,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它不是国家档案,没有必要重视;还有人说,吴承恩心里明白,不能照抄照搬,是有意改动。2012年,我市举办全国《西游记》文化节,封其灿未能有效表达观点。但他并不气馁,先后向全国大出版社、有名的高校学术团体、重点省级文史刊物等反映。
好长时间,一封又一封信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就在封其灿陷入苦闷之际,2012年6月12日,午睡刚醒,电话铃响了,一看是北京来电,他立刻抓起话筒。
对方问:“你是封其灿?”封其灿答:“是的!”对方又问:“你给我们出版社写信了吗?”封其灿答:“是的。”封其灿紧接着问了一句:“我的看法有没有价值?”对方肯定地说:“有!”
封其灿激动不已。
事后,他专门又写信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主任周绚隆,请他作评价。很快,他就收到回信:“对《西游记》中文字与史实不一致的地方,封先生所提的处理原则是科学的,值得整理者和研究者借鉴。”
此后,一封封信件仍像投石入水,却激起层层涟漪———2013年6月,时任中国《西游记》学会会长的山西大学教授闫凤梧来信,对封其灿的看法给予充分肯定;当年度,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编的《长江文化论丛》也全文刊登其文章。
在一片赞扬声中,最令封其灿高兴的是,他的信函发到宝岛台湾,同样得到了重视。
2012年7月18日,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发行人杨荣川收到封其灿的信函,夸封其灿“对古典文学之研究,令人敬佩!”他把此事交给他的总编,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比勘,还把结果反馈给封其灿。2013年8月7日,封其灿收到该出版社苏美娇的信,他们决定再次印刷时将封其灿指出应修正的地方一一改过来。
值得一提的是,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在组织印刷《西游记》时,尚不知书目已经卖出多少,中途才接到封其灿的信函。一看,这怎么办?他们当机立断,修正错误,改版重印,因此,一套书两个版本,(上)册是初版二次印刷,(下)册是初版三次印刷。“这在出版界还是头一回吧!”封其灿哈哈一笑。
不久,封其灿就收到该出版机构赠送的一套《西游记》,这给他研究“圣教序”画上了句号。
至此,一篇古文引发的“悬案”告一段落。(张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