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时代新风︱刘栋 在碳纤维研发一线向“新”而行

文明创建阅读模式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刘栋 在碳纤维研发一线向“新”而行

刘栋,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参与T700级碳纤维原丝的研究、干喷湿纺技术攻关、T800碳纤维原丝的开发、千吨级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自主装备项目、千吨级T700级原丝生产线建设、西宁万吨碳纤维基地建设等公司重大项目。获中国建材集团技术革新一等奖、市职工科技创新一等奖、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次获评中国建材集团内部“卓越科技进步奖”“优秀现场工程师”,论文多次获得中国化纤协会三等奖、江苏纺织工程协会二等奖。

从“无”到“有”   打破技术封锁

2012年,刚刚走出校园的刘栋奔忙于求职择业。一天,刘栋的老师找到他,问他对碳纤维是否感兴趣。彼时的刘栋对碳纤维并不了解。老师告诉他,碳纤维性能优异,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高端领域应用广泛,所以西方国家一直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连云港有一家企业,着力于研发、生产碳纤维,已经率先在国内建成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未来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于是,刘栋怀揣着兴奋和忐忑来到了中复神鹰。最早的时候,他被分配在原丝车间做技术员,因为对碳纤维“一无所知”,他便进入“恶补”状态。“那会刚毕业,一腔热血,并且那个时候公司正在进行T700级碳纤维的技术攻关,我也不希望拖团队的后腿。”刘栋说。据他回忆,他前前后后阅读了近300本专业书籍。

在这股子劲头的带动和领导的带领下,刘栋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与同事们一起完成了干喷湿纺T700原丝工艺确定。接着又紧锣密鼓地参与到T800碳纤维原丝的研发中,在领导的指引和同事的支持下,成功开发了高温喷头纺丝技术,制备了高细旦化、高取向度原丝,为T800原丝千吨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同年,他还参与了千吨级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自主装备项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优化将干喷湿纺喷头稳定性提高近1倍。

从“点”到“线”   助力技术突破

“这是一次从‘工艺’向‘工程’的跨越,是我第一次参与并主导一条生产线从头到尾的设计、安装、调试、生产工作。于工作来说,是从‘点’到‘线’的转变,于我而言,是工作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和提升。”提到中复神鹰连云港总部四期工程原丝6号线也就是千吨级原丝线,刘栋自豪地说。

不到一年的时间,千吨级原丝线就完成了安装调试,顺利试车。在这个过程中,刘栋与大家一起掌握了碳纤维干喷湿法纺丝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创新,同时完成了快速制备技术的开发,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条生产线也是当时国内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高端碳纤维生产线。他参与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7年,他担任原丝车间副主任一职,负责原丝的工艺及质量管理。他倾力协助领导,通过建立原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不断地优化工艺,原丝一等品率大幅度提升。刘栋撰写相应技术论文15篇以上,授权发表专利3项,受理专利近10项。

从零开始   建设万吨基地

“西宁万吨碳纤维基地的建设对中复神鹰的发展来说,是一座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有幸参与‘援青’,是领导对我的认可,更是对我的一次考验。”在协力完成了西宁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的前期设计和规划工作后,刘栋便踏上了前往西宁的火车。

从一片黄土到一座基地,其中将经历的困难和艰辛可想而知。“从踏上西宁土地的那一刻,我们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肩负着怎样的重担。前期除了现场安装监工、赶工期,我们每天还要抽出时间对新人进行大量培训,为开车做好充足的准备。”刘栋说。

终于,在所有神鹰人的翘首企盼中,西宁万吨碳纤维基地迎来了开车的日子。为了保证开车顺利,刘栋和领导、同事们几乎住在了车间里,一开始的三四天甚至没怎么合眼,实在太累了就在休息室里眯一会儿。“说实话,让我睡也睡不着,一方面是高原反应强烈,另一方面心里放不下。”终于,眼看着万吨基地的运行逐渐步入正轨,刘栋的身体也“吃不消”了,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回到了连云港总部。(庄婷婷 刘高波)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5月31日 16: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