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第十二季“微爱筑梦”助学公益行记者分别来到灌南县新集镇高健和张店镇黄仲保的家中。
他们自幼失去父亲,母亲改嫁,成为事实孤儿。靠奶奶和外婆拉扯长大。今年高健以494分的成绩考取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黄仲保以532分的成绩考取无锡学院。
多舛的命运、贫寒的家境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渴望,历经生活磨难的他们,勇敢又独立,努力奔向更好的未来。
奶奶含辛茹苦拉扯他长大
高健:想在离奶奶近的城市读书
高健的家在新集镇晏庙村。
所谓的家,其实就是高健爷爷20多年前盖的三间老式瓦房。因为年代久,屋子里又闷又暗。“一下雨屋子就到处漏雨,我也没有能力修补。”高健的奶奶蔡亚珍今年75岁,话语里满是无奈。
2011年,高健父亲遭遇车祸去世,母亲改嫁。那年,高健才5岁。他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家的温暖,身边就只有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
“孩子没人带,我总不能不管吧……”虽然时隔十多年,但每当说起这些年的境遇,奶奶还是眼泛泪光。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爷爷奶奶决定,再苦再难也要把高健抚养长大。然而,4年前,疼爱他的爷爷因病去世了,高健只能和奶奶相依为命。
“家里还有两亩地,我们俩都有低保,孙子还有民政部门发的困境儿童补助金。”奶奶说:“我身体也不太好,小脑萎缩了,但为了这个孩子,撑也要撑下去。”
虽然识字不多,但奶奶明白一个道理:多读书,有知识、有文化,才能在社会立足。深知奶奶供自己读书不易,高健读书也很认真。
今年,毕业于灌南高级中学的高健,以494分的成绩考取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奶奶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然而1.8万元的学费对于这个贫寒之家已经是很大的负担了。
“因为放心不下奶奶,我只报了省内院校。”高健说,这个暑假,他在当地一包装厂打零工挣钱,按每小时10元计费。然而,暑假打零工的收入和高昂的学费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奶奶吃了很多苦把我拉扯大,我想早点独立,让奶奶不再为我操心。”生活不易,高健却始终微笑面对,“奶奶总和我说,那么多爱心人士的帮助让我安心读书,我会把这份恩情铭记在心。”
外婆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黄仲保:到大学后想先入伍
黄仲保的家在张店镇孟庄村。
穿过一片杂草地,越过门前铺着砖瓦的泥土地,才来到这处简陋的土房。房屋虽然老旧,但屋里收拾得整齐利落。
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失联了,母亲生下他后也离开了家。在黄仲保的记忆中,从未有过父母的印象。
从此,他与外婆相依为命。
家中没有经济来源,日常花销都靠低保金和黄仲保的困境儿童补助金维持。
“生活上,我和外婆能省则省,不必要的花销一分钱也舍不得花。”黄仲保说:“外婆很疼我,好吃好用的都留给我。”
虽然生活不易,但和外婆在一起的日子,黄仲保内心也充满了亲情的温暖。
然而,就在他高考前一个月,85岁的外婆在家门口摔了一跤,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黄仲保接到村里的通知,从学校匆匆赶回家中,还是没能见到外婆最后一面。“外婆年纪大了,年轻时曾患有食道癌和其他疾病,吃了很多年的苦,离开也许是一种解脱。”黄仲保说,外婆一直强撑着病体,是放心不下自己。
临终前,外婆将唯一的外孙托付给自己的侄儿。放假回到家中,堂舅孟得伟和妻子一直照顾着黄仲保。
“黄仲保从小就很懂事,小小年纪就会洗衣做饭照顾自己。”堂舅妈对黄仲保很是心疼。
昏黄的灯光下,黄仲保堂舅妈将十几张“卓越学子”以及“学习标兵”等奖状依次摆放在床上,骄傲地说:“这些都是黄仲保的,还有好多证书奖状都找不到了。”
“学校对我也很关心,减免了学费,为我申请了贫困生补贴。”毕业于灌南高级中学的黄仲保,对母校一直感恩在心。
虽然从小没有父母的关爱,但黄仲保依然对生活充满期待。他热爱在田野里奔跑,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追着风跑的感觉,会让我豁然开朗。”黄仲保说,学习迷茫时,会在学校操场或者村庄周边绕着农田跑步。
生活的苦难没有击垮黄仲保奋进的意志。今年,他以532分的成绩考取无锡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十年寒窗苦读的背后,隐藏了旁人无法理解的心酸与艰辛。
“我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希望,还有已故的外公外婆的期待。我深知读书是我唯一的出路,便只能努力拼搏,如今取得的高考成绩,也算是对过去的努力交上了满意的答卷。”黄仲保说。
近日,张店镇为黄仲保等困难学子发放了每人1000元的助学金。
一路走来,黄仲保感恩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等以后我有能力了,也一定会尽己所能去温暖他人。”黄仲保说。
“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不能再依赖别人。”这个暑假,为了挣学费,黄仲保选择在镇上一家烧烤店打零工,辛辛苦苦工作了30天,挣了2400元。
“能挣一点是一点,开学后,我会利用空余时间做兼职,尽量自己解决生活费。”黄仲保说,他不想再让堂舅一家为他操劳。
9月7日,黄仲保就要去大学报到。“进了大学,我打算好好学习,完成学业。因为家庭特殊,我打算到了大二就去当兵,以此减轻家庭的负担。”
爱心传递
三位赣榆学子学费全部解决
昨日,本报报道了3名赣榆学子圆梦大学的故事。徐子轩父母因病去世,母亲生前好友把她抚养,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盐城师范学院;董宸瑜父母在10年前相继出事,父亲因病离开,母亲全身一级烧伤,爷爷奶奶照顾儿媳妇整整10年。今年她考上常熟理工学院;父亲4年前务工摔伤,母亲一人扛起养家重担,供4个子女读书,今年韦娟考上宿迁学院。3个赣榆女孩不约而同选择了师范专业。
在看到她们的报道后,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8月21日下午,来自浙江宁波的爱心人士胡航瑜来到徐子轩家中,为她送上7800元助学款。
8月24日晚,11位爱心人士为董宸瑜、韦娟凑齐7882元、6300元学费。“谢谢各位好心人的帮助,我一定不会辜负您们每个人的帮助,一定会在大学里好好努力,不负时光,对得起每一个帮助我的人,待到学业有成,我一定要成为您们的一员。”韦娟感激地说。
其他两名女生也心怀感激,准备迎接崭新的大学生活。
明日起,本报将连续报道7名灌南学子的励志故事。下周五(8月30日),将举办爱心见面会。届时会邀请学生代表和爱心企业代表、爱心人士代表参加。
昨日下午,传来一个好消息。2020年我们帮扶的东海学子王艳超,今年毕业后即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的综合成绩在英语组排第一,要去东海房山高级中学当英语老师啦。”去年,王艳超还帮助过考上南师大的灌南学子李欣蕊,捐出自己勤工俭学的300元。
爱心传递,筑梦远航。(记 者 杨锐冰 张晶晶/文 樊晓姝/图 见习记者 张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