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红一家用“爱”相互扶持

文明简报阅读模式

记者 陈兵 通讯员 松林 王华林

近日,患有强制性脊柱炎20多年的小学老师杨晓红,坐在宋跳小学图书室,为学生租借图书、开展读书活动。她曾在位于连云港市开发区猴嘴街道黄沙坨社区的青口盐场小学教学24年,随着青口盐场学校规模的缩减,该校于2019年撤销并入了宋跳小学。她进入了新学校后,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会给学校和同事带来麻烦,便主动向学校申请兼管校图书室。20多年来,杨晓红身负着最难治愈的疾病,但是她却用惊人的毅力“挺”了过来,这“挺”的背后离不开她丈夫的照顾、女儿的体贴,一家人用爱相互扶持走过风风雨雨。

杨晓红一家用“爱”相互扶持

带病坚持教学20余载

杨晓红是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已有24个年头。虽然罹患强制性脊柱炎20多年,但是杨晓红没有退缩。三尺讲台,风风雨雨二十几载,杨晓红依然不忘初心,坚持做一个孩子喜欢的好老师。“患病以来,痛得受不了就吃一粒止疼药,打针住院都安排在周末和寒暑假,实在体力不支才会调好课务,短暂休息一下。”杨晓红说。

在她患病后,学校考虑到杨晓红的身体状况,特别允许杨晓红坐着上课,但杨晓红觉得自己任教的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需要走到学生当中进行口语交流。2016年3月的一天,杨晓红坐着同事的车到学校,快下车时,突然感觉后背传来钻心的疼痛,让杨晓红不能行走,只能让两个老师架着她往学校里走。为了不耽误学生正常的教学安排,杨晓红请校长把学生组织到教学楼一楼的活动室里,杨晓红在两个老师的搀扶下,走到这个临时的课堂为孩子们上课。强撑着疼痛的脊背,为孩子们上完了两节课。当杨晓红回家休养后再次回到学校时,办公桌上满是学生们送的水果、点心和卡片,稚嫩的笔迹中满是对杨晓红的感恩和关心。

家的温暖和爱是她坚强的后盾

走进杨晓红的家,能感受到一家三口温馨和谐的氛围,杨晓红与丈夫20多年相濡以沫,对女儿疼爱有加却不失严格,女儿懂事孝顺,一家三口和乐融融。

杨晓红回忆说,女儿刚出生的第二年,她的腰、颈、胸脊柱关开始间歇性疼痛,后来脊柱由下而上全部强直,医生说这病是“不死的癌症”,最好的结果就是维持让它不再发展,却无法康复。在拿到化验单的那一刻,杨晓红感觉天塌了。为了不拖累丈夫,杨晓红对丈夫提出了离婚的请求,丈夫听到后,近乎哽咽地对她说道:“不要胡思乱想,有我在呢!”也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杨晓红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其实,杨晓红的家境并不算好,她的丈夫靠跑大货车为生,平时就拉点零活,当时女儿还小,教育费、营养费也是笔不小的开支,加之杨晓红需要靠药物维持着病情不恶化,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得杨晓红和丈夫喘不过气。为此,她的丈夫就“身兼数职”,平时不跑车的时候,就去干些杂活来补贴家用,经常深夜才回家。

看到丈夫这么辛苦,杨晓红心里很不是滋味,渐渐地杨晓红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一定要等到丈夫安全回家才能入睡,她说这样心里才踏实。平常不出去打工的时候,丈夫就承担起家里所有的家务,想着法子给杨晓红补充营养。外出跑车的时候,遇到天气不好也会不厌其烦地打电话给杨晓红询问身体状况。

当老师是杨晓红从小的梦想,为了她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她毅然回到了讲堂。丈夫知道也理解她,所以他无条件给予支持,并且在行动上给予了巨大的关怀。杨晓红家住在赣榆区,而她原来执教的青口盐场小学位于黄沙坨社区,交通极其不方便,每天只有几班公交车,而且还需要等很久。她的丈夫主动承担起每天接送上下班的任务,把杨晓红送到学校后,丈夫把她慢慢的搀扶下来,送到办公室。

为了教好学生,杨晓红像一个健康的人一样从不讲特殊,和别的老师一样备课、做练习直到深夜,丈夫虽然心疼她,但只是默默端来一杯水,放在她的桌上,轻声说一句:“别太累了,早点休息。”

一家三口树立良好家风传递真善美

杨晓红感慨地说,没有家人的支持、关怀和照顾,就没有她现在的成绩。现在是大三学生的女儿苏文青从小就特别懂事,有时杨晓红把学生试卷带回家来批改,女儿都主动帮忙,看杨晓红累了,就抬起小手帮她捶捶腰。因为自身工作很少照顾女儿,杨晓红对女儿总是心存愧疚,都是她爱人一个人起早贪黑的地忙碌着,。在她生病的二十多年来,丈夫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在那些阴天下雨的日子里,她的病情尤其严重,自己都无法穿衣服,都是丈夫帮她穿衣穿袜穿鞋。

命运是不幸的,给了杨晓红一副残缺的身躯,但杨晓红又是幸运的,有个如此体贴入微的丈夫和懂事乖巧的女儿,是家人二十几年来的默默付出,对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让杨晓红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念。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1月16日 10: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