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新和他的42位“父母”

道德建设阅读模式

 记者 陈兵 万俊松 通讯员 万民

  【连网】 “老吴啊,在外面转转就回来,现在天气凉了!”“我说你们几个老兄弟在外面坐着说啥呢?别忘了吃晚饭。”一位皮肤黝黑的老人,不时与院里那些五保户老人热情地聊天,看得出,他们之间既熟悉又有感情。这位老人叫张开新,今年60岁,现任新浦区浦南镇敬老院院长,他与42位五保户“父母”之间,有浓浓的亲情。 

  42位老人共同的“儿子”

  岁月在他的额头上留下了多条皱纹,却带不走他内心的激情,作为浦南镇敬老院的负责人,张开新就是院里42位老人共同的“儿子”。

  2005年,张开新从浦南镇许安村党支部书记退下来的时候,他没想到,他会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在敬老院。说是退下来,其实是他自己要下来的,之前,他兼任浦南镇敬老院院长,为了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快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敬老院的工作中去,他专职干起了敬老院院长,这一干,就放不下了。

  “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大家在一起时间长了,都处出感情来了,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老张这样说。

  浦南镇敬老院于2010年11月被省民政厅授予“全省文明敬老院”。之前,只有一排低矮的瓦房。2010年,政府投资330余万元建了一栋三层小楼,改善了老人们的居住环境。

  有时候,张开新出去开会,有些老人一天没见着他,就会不安地问护理人员,“怎么一天没看到张院长了?”“张院长是不是不管我们了?”直到老张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才放下心来。

  与42位老人是一家人

  敬老院最多时曾住过56位老人,现在有42位老人。这些老人,绝大部分是浦南镇辖区的五保户,年龄最大的已经91岁,他们部分人生活不能自理,还有的是聋哑人。敬老院为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电视,夏天房间都配置两台电风扇,冬天则放置一台取暖器,解决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问题。

  为了让老人们吃得好,张开新一直在琢磨着变换花样。每天中午一荤一素一汤,尽量不重样。在注重花样的同时,张开新还一直注重食物的安全,从建院以来,无论冬夏,从未发生过食物中毒事件。在每个重要节日,敬老院都会准备丰富的节日食品,如汤圆、饺子、月饼及各种酥软糕点,确保老人们过好每一个节日。

  说起来,敬老院的人手并不多,加上4名护理人员,算上老张,总共也就5个人,但老张却始终把老人们当作一家人,不离不弃。

  去年9月,一位89岁的老人不慎跌倒,之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于是,每天喂饭喂菜、洗澡擦背、端屎端尿的任务就落在了张开新和他的队员身上,直到今年8月初老人去世,老张一天也没有间断过。

  张继春老人今年78岁,一天夜里,正当大家在熟睡的时候,老人突然吐血,情况十分危急,张开新立即组织车辆将老人送往医院,经查为急性胃炎,需要住院。就这样,在医院的4天4夜,老张一直陪在老人的身边,直到老人重新回到敬老院。

  张成兰老人,被查出患有肝硬化,从入院治疗到最终不幸病逝,足足22天,张院长基本没离开过,直到安顿完老人所有的后事。

  像这样的事情,每年都会在敬老院里发生,张开新凭着他对老人们家人般的关怀,做到尽善尽美,让老人不留遗憾。“在这里,我就要尽心尽力去照顾好每一位老人,老人们把我当家人,我就要扮演好他们亲人的角色。”张开新说。

  家住半滩村的吴龙浦老人,今年70岁,身体还很硬朗。7年前,老人来到了敬老院,这期间,他得到了张院长的悉心照顾。“老张对我们很关心,所有问题都为我们想得很周到,我在这里过得很开心,对他也非常满意。也感谢政府,为我们做了件大好事。”话语间,吴龙浦老人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

  几年来,无论是春节,还是元宵、端午、中秋等大小节日,张开新总是和这些老人们在一起,42位老人,就是他的42位“父母”。

  为照顾老人他放弃了许多

  张开新把全部的时间都倾注在敬老院,倾注在42位“父母”身上,可自己的家却无暇照顾。其实,他的家就在离敬老院不到2公里的新疃村。家中,还有一位95岁高龄的老母亲,一直都是老伴在护理,虽然离得近,他回家的时间却很少,家里的7亩地,也没时间耕种,都交给儿媳妇打理。

  “政府把我安排在敬老院,让我照顾那些老人,我就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张开新这样说。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2年8月30日 09: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