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英:半个世纪的雷锋情结

道德建设阅读模式

  记者 万俊松 通讯员 薛玉平

  【连网】 “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只图奉献不图回报,永远要这样做下去。”半个世纪以来,第一代“雷锋车手”李保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年已经72岁的李保英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身体,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雷锋的行列中,将雷锋精神发扬广大。

  难忘的雷锋车手记忆

  时间倒回1963年,时年只有21岁的李保英,在市汽车公司团委担任宣传委员。

  那一年的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始成为一个口号,也成为很多人一直默默坚持的善举。

  李保英也就是在那之后,开始与“学雷锋”结缘。

  “当时火车站距离汽车站有一段路,为方便转车的旅客,我们成立了‘汽车站服务组’,帮助旅客提东西。”李保英回忆道。“由于汽车站的班次少,特别是到山东的班车,每天只有早上6点和中午1点两班车。而从徐州过来的火车,12点40才能到站,很多旅客不知情,错过了下午的班车,当天就回不去了。于是,我们就提前到火车站,帮他们提东西。”

  “再后来,领导给我们服务组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雷锋车,还给我们配备了平板车,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也就一直把这个工作坚持了下来。”回忆起那段历史,李保英很平淡,为旅客所做的好事,也很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但她内心,对这段经历却很难忘记,她说,那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就这样,在做了16年的雷锋车手后,李保英被调往其他单位,直到1997年退休。

  退休后的忙碌生活

  退休后的李保英也没有闲下来,而是继续把雷锋精神、雷锋车的精神发扬光大。

  2002年,李保英牵头在站北社区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小组”,担任网吧监督员、帮助社区老弱病残……在她的影响下,谢淑云、郭瑞娟母女以及谌继英等相继加入,学雷锋的队伍不断壮大。

  刘奶奶是站北社区一位孤寡老人,老伴去世早,又无儿无女,只有一位50多岁侄女照顾她。后来,她侄女也因身体原因,无法照顾她。李保英得知此事后,立即担负起了照顾刘奶奶的重任,每隔几天就去刘奶奶家中照顾她,直到2013年,88岁的刘奶奶去世,这一干就是11年。

  2010年3月,失散50多年的邻居佘守恺通过本报,辗转联系上李保英。时隔半个世纪的相逢,让两位老人格外兴奋,也格外珍惜这段缘分。

  再次相逢时,佘守恺已至耄耋之年,而李保英也已年届古稀。但李保英得知,佘守恺的丈夫已去世30年,她还有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患病的女儿。于是,李保英便主动做起了佘守恺的“保姆”。

  “无论刮风下雨,每周三,我都要到佘姨家,帮她打扫卫生,为她做饭、洗头、洗澡。”李保英说道,“一开始,我来得稍晚一点,发现佘姨到下午3点还没吃午饭,用过的碗筷也堆满了灶台,我就赶忙先帮她把饭做好,然后等她们吃完了再收拾屋子。”

  就这样,佘守恺就成了李保英的另一份牵挂。

  病榻上安排侄媳爱心接力

  2013年3月13日,身体一直都很健康的李保英突然发现小便带血,去医院一检查,被诊断为膀胱肿瘤,需要进行手术。

  6月29日,李保英被推进了手术室,接受了手术。住院15天之后,就出院了。在调养了20多天后,李保英开始接受化疗。

  “化疗共进行了三次,每个疗程20天。第一次化疗时感觉还好,可从第二次开始,就开始掉头发了,第三次化疗后,头发掉了大半。”李保英仍然能够坦然面对。

  在化疗期间,李保英也放心不下佘守恺。“不知道这些天佘姨她都是怎么过的。”李保英有些忧虑。于是,她在病床上拨通了在市数字化城管监指中心信息采集二队做采集员的侄媳妇马新玲的电话,让她临时帮忙去照顾几天。

  马新玲爽快地答应了李保英的要求,还叫上她们采集队的队长王春红一同前往。这一去,马新玲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工作”。

  在李保英化疗期间,马新玲每周三都到佘守恺家义务劳动。

  现在,每次去佘守恺家时,总会有一大群人,李保英、王春红、马新玲、谢淑云、郭瑞娟……洗衣服的洗衣服、洗头的洗头、做饭的做饭、打扫卫生的打扫卫生,把佘守恺家装扮得暖意融融。

  佘守恺有一个小本子,每次李保英去她家帮忙的时候,她总会记下日期和来帮忙的人。佘守恺说,她是遇上活雷锋了。

  马年心愿:好事继续做下去

  1942年出生的李保英,属马,今年72岁,也是她的本命年。

  “手术和化疗后,现在身体恢复得很好,马上就要去复查了,现在头发也长出来不少,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李保英说道。

  谈到自己的心愿时,李保英从自己的钱包中掏出一张小卡片,这张卡片已经在她的钱包里存放了近十年,卡片上写着:“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只图奉献不图回报,永远要这样做下去。”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4年3月5日 09: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