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钱包鼓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是被‘人情风’吹‘瘪’了。现在村里小喇叭天天宣传不要大操大办酒席,党员干部带头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尚。‘人情’少了,钱袋子也开始鼓起来。”说到洪门街道新庄村近几年来的变化,村民李建国开心地说。
近年来,洪门街道把树立文明乡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打造“厚德学社”、深化创评机制,常态化开展农民集体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协调发力、融合互促的乘数效应,进一步增强村民凝聚力,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持续开展。
“几年前,村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一度盛行,很多村民大都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洪门街道洪门村党委副书记刘晓波说。移风易俗工作开展后,洪门街道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完善村规民约实施细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和“土口号”中,让“小规约”成为群众办理婚丧嫁娶事宜的“硬杠杠”。同时,利用“村村响”、喇叭宣传队、文化上墙等方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好做法、好经验,引导村民弘扬文明新风。目前,洪门街道两个行政村都制定了自己的村规民约,顺利完成了移风易俗工作村规民约全覆盖。
在新庄村,农闲时村民不进棋牌室,涌进村里的“厚德学社”,或是阅读书籍,或是自编自演红色情景剧,或是讨论交流最近村里的大小事。
洪门街道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乡贤展馆、党员政治生活馆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根据地方特色,动员老党员自排自演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垃圾分类》《拆墙》等作品,在村里义务巡回演出20多场;开设乡贤“微讲堂”“学乡贤演讲”“乡贤故事会”等活动,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干事的作用,引导村民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弘扬时代新风。
此外,洪门街道探索创评机制,实施以村规民约为方向的文明积分手册,采用积分管理制度来引导乡风文明。同时,通过“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得村规民约深入人心,乡村劲吹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