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我觉得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文明乡风,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
首先,发挥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文化发展中的领导作用。组织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宣传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作用,深入宣传教育群众,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其次,发挥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借助镇村乡贤广场、乡贤文化长廊、善行义举榜等载体,宣传党组织和党员先进事迹,宣传先进典型、好人模范,发挥农村优秀老党员、老干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模范引领作用,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精神品质,传播真善美,唱响正能量;依托党员学习日、党员议事会等方式,了解群众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最后,发挥基层党员干部作为乡风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的作用。通过发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建志愿者等人才资源优势,以党风政风引领农村新风,定期开展理论宣讲、文艺宣传、帮扶助困、走访慰问等活动,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培育良好乡风、涵养乡土情怀的必要路径。
第一,深化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下沉,做好重大主题规划引导,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力量投身乡村文化建设。
第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县级图书馆、文化馆镇村分馆,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配套设施,邀请镇村文艺骨干及文艺爱好者,积极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利用率,逐步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薄弱局面,实现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高效能。
第三,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信息支撑。把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有声图书馆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农村文化建设中,畅通自上而下、由城至乡的公共文化输送渠道,运用新媒体手段激活乡村图书馆、农家书屋、村史馆、乡村记忆馆等资源,为农民提供个性化、订单式文化服务。
第四,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弘扬乡村文明风尚,应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升层面有所突破,成为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推动文明乡风建设的内在动力。灌南的二郎神孝文化、盐河的商旅文化等地方传统文化,源源不断地激发灌南人民尊老爱幼,勤劳奋进。
三、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宣传思想工作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改革,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
一是以文明实践涵育乡风文明。目前灌南县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已经高标准建成,实现了道德讲堂、文体活动室、妇儿活动室、科普室、图书室等各条线资源有效整合;238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全部挂牌成立,其中75%的实践站五个功能室已经设置到位,预计9月底达到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围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推动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常下乡、常在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村村行、理论政策宣讲、义诊进乡村、普法宣传、反诈骗宣传等各类实践活动。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老百姓在等到实惠的同时,心灵得到教化提升。
二是以“淳朴民风”助推“文明乡风”。乡风文明建设关键在“风”。坚持乡风、家风、民风建设三位一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农村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情感认识和行为习惯,使良好家风汇成淳朴民风,融成文明乡风。灌南县聚焦乡村主阵地,重视移风易俗宣传,各镇村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镇规民约和村规民约,老百姓自行讨论立规内容,自发形成思想共识。广泛开展“文明家庭”“灌南好人”“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好丈夫”等评选活动,现有县级以上文明家庭1500户、中国好人12名,江苏好人34名,市级以上各类道德模范35名。扎实做好先进典型礼遇工作,充分体现德者有得,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先进典型宣讲活动,以先进事迹教育身边人,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以志愿服务引领乡风文明。积极开展“垃圾不落地、乡村更美丽”“公益问诊光明行”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环保志愿服务”“悦彩公益”“螺丝钉”“三乡两镇志愿服务”等十几个公益品牌,也获得了各类省市级奖项。灌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和各镇志愿服务分队带领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都不遗余力贡献力量,积极参与防疫知识宣传、助企复工生产、爱心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以无数“志愿红”绘就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同心圆”。
四、围绕考核“指挥棒”,倒逼乡风文明大提升
“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是省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中重要指标内容,其中包含文明城市创建、乡风文明、城镇化率、城镇化人口占比等考核内容。为进一步强化指标落实,提升整体社会文明程度,在灌南县对乡镇的考核中明确了乡风文明考核的工作量清单,细化到实践所站建设、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机制机构设立运转、各类移风易俗活动开展等详细内容,不断提高移风易俗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考核占比,促进各镇党委政府更加重视,落实更加有力。
乡风文明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一体推进、相辅相成的,是一个长期过程,惟有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引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辅之以必要的考核评比,才能让文明乡风蔚然成风,助推整体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作者 李小艳中共灌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