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时代新风︱农人彩云的“粮”言“粮”语

文明创建阅读模式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农人彩云的“粮”言“粮”语

人,是无论如何住不进一粒粮食里的,但人的心可以。

一颗心,住进了一粒粮食里;一个人,就多了一份对粮食的理解,就多了一份对种地这项工作的喜爱。

农人朱彩云,将期待入土入地,将希望入心入骨,在平明那片黑土地上站成稻草人的模样,也站成乡野间最诗意的风景。

在一粒粮食冬日储存,春日萌发,夏日生长,秋季收获的生命四季里,我们读懂了农人朱彩云的“粮”言“粮”语。

关于学习 “不学习就意味着退步”

春潮涌动,春光正好。惊蛰唤醒沉睡一冬的泥土,麦苗挺起日渐茁壮的腰身,农人开始新一季的忙碌,广袤田野孕育新的丰收希望。

从平明出口下高速,十来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朱彩云的彩云农场。

平明镇是港城有名的粮食大镇,有着15万亩左右的优质粮田,是“全国首批亿斤粮乡”。3月初大地加速回暖,蛰伏一冬的麦苗苏醒,在阳光雨露中生长。

“你们来啦,快坐快坐,我正在学习呢,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到省市的一号文件,这国家啊,是越来越重视‘三农’工作,从上到下都非常关注乡村振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眼前的朱彩云,一头利落的短发,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你得全神贯注才能跟上她的节奏。

听着她唠嗑,如数家珍地搬出近年来国家“三农”政策核心内容,心中突然就蹦出这样的感慨:她怎么这么爱学习!

在她的办公室桌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怎样当人大代表》这样的工具书,还有《平凡的世界》以及《异类的天赋》等畅销书。

在她那里,学习从未停止过。

1987年朱彩云高中毕业,在乡镇农试站当农技员,和同事们一起种小麦、水稻试验田,培育新品种,推广农业技术,哪一项都需要不断地学习。1993年,流转来60亩土地自己种,别人都是一稻一麦两季作物,她偏要跟土地要空间,多出一茬西瓜来,一茬西瓜卖完了,下茬腾出来栽插水稻,水稻收获后,再播种小麦。

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指引下,2014年,她创办了彩云农场,2015年注册了天昊农机专业合作社。国家的政策导向,在她那片黑土地上都有及时的回应。而这些,都源于她不断地学习,在每一次机会来临时,都能顺利抓住。

“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更新,不学习就意味着退步。”2018年,年近半百的她,报名参加了南京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函授学习,硬是苦学三年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书。

“拿到证书的时候,全家人都给我竖起了大拇指,他们都不相信我能拿到这个证。”说起过往,朱彩云难掩心中的自豪,这种不断学习带来的快乐,让朱彩云很是兴奋。

这几年当选为省市人大代表后,她的学习内容又多了很多,如何撰写提案,如何把百姓的声音带上大会,都是她在不断学习的内容。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农人彩云的“粮”言“粮”语

关于执着 “要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

平明镇位于东海县东南部,蔷薇河、淮沭新河等5条河流穿镇而过,水资源十分丰沛,肥沃的砂浆黏土及优质水源特别适合生产优质稻米和小麦。

这是朱彩云执意回平明种粮的初心,但是促使她回家种地的还有冥冥之中的天意。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每到麦收和秋收季节,孩童时的朱彩云都会在田地里捡拾粮食。“那会儿班级会组织孩子们一起下田捡,每次我都是捡得最多的那个。”说起几十年的往事,朱彩云感慨,“种庄稼不容易,不能浪费一粒粮食啊。”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诗句,对于诗人来说,或许存在着些许浪漫意味,但对于庄稼人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因为父亲是一名农技人员,朱彩云对庄稼有着天然的珍惜和敬畏,成为一名像父亲一样的农业技术人员是朱彩云的愿望。尽管高考时与南京农业大学失之交臂,但是几经波折,她还是在农试站得偿所愿,成为一名农技员,耕耘在田间地头。

“我老家所在的条河村,有着大片肥沃的黑土,而且蔷薇河畔有着优质的水源,太适合种水稻了。”1993年,朱彩云说服丈夫,开始自己创业。

“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想通过自己努力,种出亩产更高、品质更好的稻子。”朱彩云说,在特殊年代,经历过饥饿的人,都对粮食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粮票、油票、肉票、布票……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啥都要凭票限量供应的年代,距今也不过几十年。

广袤的田野间,绿油油的麦地向远处无限延伸,朱彩云凝视着远处,心中满是感慨,“这些年虽然辛苦了些,但是方向是对的,我们做的就是一定要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

在朱彩云的家庭农场,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两千多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1000斤,水稻平均亩产达到1400斤以上。带头种植新品种稻麦,带头搞优良品种繁育推广,带头尝试水稻机插秧等新技术,朱彩云在不断摸索的同时,极力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技术、管理等服务,目前服务面积约3万亩。

关于收获 “我看过每一个品种的水稻花”

种过粮的人都知道,粮食实属来之不易。但对于多数人来说,很难客观感知这件事。

朱彩云为此制作起科普展板,一粒米,从播种育秧开始,到成为你的“盘中餐”最快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是,3072小时。

面对一粒米饭,追溯它的来历,你就知道它的分量了。引水、灌溉、耕田、耙田、施肥、播种、育秧、插秧、管理、除虫、薅草、掏沟、收割、运输、扬晒、加工……这只是一粒饭形成的简要环节,它蕴藏着无尽的辛劳和汗水。

好在这些年,新技术、新装备的不断应用,让老农人得到解放。“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曾经是人们对农民种地最深刻的印象。朱彩云说,自己在田间地头长大,也曾烙下过这样的印象。从看着父辈们辛苦种田到自己躬身耕作,科技进步让她早已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让她深深体会到了“会”种田到“慧”种田的跨越。

是的,国家现在非常重视“三农”,种田有粮补、购买机械有农机补贴、育秧也有补助,这些让朱彩云越种越开心,甚至开心到想在稻田里作画。

农场所在的平明镇获评省第一批“味稻小镇”称号时,她突发灵感,想用不同品种水稻的颜色,在稻田里作画。第一次,她利用黑米的深色在金色的水稻田里“绘”上了“味稻平明 彩云农场”字样。“都是我自己画好线后再让工人栽插,每个笔画的宽度控制在10米,随着水稻的生长成熟,紫黑色的稻穗一天天愈发饱满,也让稻田画变得生动有趣。”朱彩云说。

稻田画是朱彩云对大地的表白,也是她真挚情感的流淌。为庆祝建党百年,她绘上了“彩云农场1921-2021”;去年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她又“绘”上了“彩云农场 喜迎二十大”……

“你们看过水稻的花吗?”

“我看过每一个水稻品种的水稻花,上午10点钟的水稻花最美。”不等回答,朱彩云便带着满足和陶醉说了下去。

“水稻花,白色而微小,盛开后展露在稻穗枝头,感觉花形有点像丹桂,只有半粒米那样大,却极其精致。”

在朱彩云沉醉的描述中,我看到了晴朗的天空、多彩的稻田、白色的稻花,还有她那比稻花更美的笑靥。(袁春梅 张开虎)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3月20日 15: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