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时代新风︱让“特殊孩子”融入社会、自立自强 ——记连云港馨康唐宝之家负责人霍永艳

文明创建阅读模式

昨日,在海州区建康路馨康唐宝之家,负责人霍永艳像往常一样,早早地站在门口迎接她的“孩子们”,接上他们后,便引导他们有序进入教室学习。在她看来,这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这些孩子是特殊儿童。

2018年,连云港馨康唐宝之家成立,在霍永艳的努力和精心呵护下,孩子们从最初的畏惧、逃避到如今的阳光、乐观,并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机构坚持从点滴抓起、从具体出发,不断拓展助残服务新领域,广泛发动社会助残力量,致力于开展扶残助残工作。

今年36岁的霍永艳中等身材,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自信和坚定的目光。霍永艳说:“2009年,我参加一次关爱特殊儿童的志愿活动,孩子们天真的笑容以及父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让我记忆犹新。大学毕业后,我毅然选择到康复中心做一名特教老师。”

2018年,因为身体原因,霍永艳从康复中心离职。在家短暂休养的她,对曾经教过的孩子们有着诸多不舍。“他们离开康复中心后过得好不好?”“他们在语言和社交方面有没有进步?”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霍永艳的心头。

因为难以割舍这些孩子,霍永艳决定创办一家“唐宝宝”关爱机构———连云港馨康唐宝之家,主要对“智力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缓”“自闭症”“学习障碍”等残疾群体,提供集教育、康复、培训、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

和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老师单单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求老师有韧性、有耐心。为了建立一支专业健全的助残队伍,霍永艳四处奔波寻求“外援”。她说:“我们吸纳了一支由专业特殊教育老师、社工、心理咨询师、音乐治疗师、保育员等组成专业的服务团队,结合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助残服务。同时主动对接各类组织团队,邀请更多人了解残疾人群体。”截至目前,已建立助残志愿服务联系点21个,覆盖了医院、学校、企业等各行各业,活跃于残疾人心理疏导、儿童康复等各个领域。

“对于机构内的孩子,我们特别看重对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虽然起步阶段很困难,但我们愿意为孩子付出最多的耐心。”霍永艳说,为助力特殊儿童各个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馨康唐宝之家持续开展促智力、精神残疾人生存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活动。比如从烹饪、居家生活、自主休闲、照料“家人”、家务清洁、会客等方面入手,助力残疾人生存能力发展;组建残疾人乐团,每周2次乐团训练,葫芦丝、非洲鼓、大鼓等乐器表演,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在她的努力下,最早进入机构的一群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做家务,到了陌生的场所,他们也能够做到镇定自若。见到陌生人也能有礼貌地握手问好。有一部分孩子,如今已经可以独立骑车往返家和机构,给父母减轻了负担。

“我们的一点努力,可能就给孩子们带来希望,给他们的家庭带去一丝安慰。”霍永艳说,孩子们每天能进步一点点,就是她坚持的动力。

为了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馨康唐宝之家结合特殊人群特点,探索出由残疾人代言,家长辅助的一条创业新路线。截至目前,馨康线上创业团队全国人数已达到3万人,已帮助5名残疾人在其他企业就业。目前庇护工场60余人,其中残疾人及其家庭占42人,长期从事手工工作,增加残疾人家庭收入。

“经过5年的建设发展,机构已成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助残志愿服务的一个窗口。”霍永艳说,目前,每年到馨康唐宝之家进行助残活动的志愿者达3000人次。

谈及未来,霍永艳表示,她会一直陪这群孩子走下去,她盼望孩子们有一天能够走上工作岗位,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善生活。当然,她希望社会能够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她相信,孩子们一定可以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张晶晶 曾庆才)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5月19日 1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