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港城·美德之城︱朱言春:永远做雷锋精神的“追光者”

网上道德模范馆阅读模式

“我是‘雷锋团’的兵,雷锋精神一直感染着我、激励着我。雷锋精神是一盏不灭的灯,一直照亮我前进的路,我永远是雷锋精神的‘追光者’。”这是朱言春坚守的初心。

从“雷锋团”退役的一等功臣,到垃圾填埋场的“故障克星”,再到把薄弱村变成先进村、文明村的“领路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朱言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身体力行传播雷锋精神。从一名“追光者”成为一位“发光人”,新时代雷锋精神在朱言春身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山海港城·美德之城︱朱言春:永远做雷锋精神的“追光者”

爱岗敬业

甘做垃圾填埋“管家公”

作为从“雷锋团”走出来的模范生,朱言春一直把“争做雷锋传人”作为人生信条。

2010年,原沈阳军区雷锋生前所在团修理连一班班长朱言春从部队退役。获得一等功臣、联合国维和勋章、全国“防汛抗旱模范”、抚顺市“百姓雷锋”等闪耀荣誉的朱言春,没有向组织伸手讲条件,他服从政府统一安置,转业到灌南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规划建设执法大队。2014年,灌南县花园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朱言春第一个报名参加新的岗位。面对最脏、最苦、最累的活,他始终保持雷锋本色,这根一扎下来就是8年。

同事们谈起对朱言春的印象,出场率最高的就是“任劳任怨”这个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朱言春整天与垃圾打交道必备的“精神制服”。他每天准时来到垃圾场,检查进出的垃圾车辆是否安全、大大小小的垃圾坑面是否填土压实、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蜿蜒密集的排洪渠道是否畅通,逐条逐条查,一遍一遍过。

数不清有多少次在垃圾坑中推车,数不清有多少次用双手清理被垃圾堵塞的污水沟,数不清有多少次站在暴风雨里巡逻值班……无论多恶劣的工作环境,朱言春始终默默无闻地战斗在工作第一线。

有一次,夜里下起了特大暴雨,本来不值班在家休息的朱言春冒着倾盆大雨及时赶回场里。雨水污水湿透了全身,脚底划破也全然不顾,朱言春和值班同事一起,扛起铁锨,齐心协力挖开了被泥沙堵死的排洪沟,确保了调节池安全,保障了垃圾处理场安全运行。

朱言春所在的垃圾填埋场每年收运城乡生活垃圾20多万吨,处理垃圾渗滤液约8万吨,由于他每天都和生活垃圾做伴,身上总是有着散不去的垃圾异味,以至于女儿曾经埋怨他是个臭爸爸。而后来女儿的作文里,她的爸爸是在平凡路上做着不平凡事的伟大爸爸,是她崇拜的英雄,是她和妈妈的骄傲。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就是雷锋精神。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我感觉我是幸福的。”朱言春无悔自己的选择。

由于垃圾填埋场里的各种机械设备使用频率极高,垃圾堆体产生的气味腐蚀性极强,很容易发生故障和火灾。为了减少安全隐患,朱言春埋头学习垃圾压缩和处理设备维修保养技术。全县48个垃圾压缩站点每遇故障,他总是随叫随到,这枚“任劳任怨的螺丝钉”平均每年排除各类故障400余起,节约维修成本100余万元,成为同事眼中的“故障克星”。他还自行研制出机修工具10余项,大大提高了小型机具拆装效率。

山海港城·美德之城︱朱言春:永远做雷锋精神的“追光者”

冲锋向前

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从农村到军营,从火热的军旅生涯到机关基层,现如今又回到广袤的田野……无论在什么岗位,朱言春的初心一直未变,他始终保持“螺丝钉”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走进灌南县堆沟港镇新北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青草、鲜花的气息扑鼻而来,广场上人们热情洋溢的笑容、优美的舞姿映入眼帘,阵阵歌声、掌声、欢笑声交织成美妙的乐曲,群众的愿景变成了实景。

“原来乱建的厕所、车库和围墙变成了宽阔美丽的广场和楼亭,人们跳舞锻炼的场地由住宅门前搬到了宽阔的大舞台上,现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王德芳高兴不已。

2022年初,朱言春被灌南县委组织部选派到灌南县堆沟港镇新北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机关又回到农村,他接过乡村振兴“接力棒”。

为尽快适应驻村工作,朱言春积极向有农村工作经验的领导同事“取经”,认真学习各项政策文件,密密麻麻的笔记成为他的“驻村宝典”。为了解社情民意,他进村入户,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请教村内能人,开启了“白+黑”的工作模式。白天,协助村里开展工作,晚上,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他走到哪儿记到哪儿,夜里回到住处再慢慢分类整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专门的台账,进行跟踪办理,直到问题解决销号。这一系列扎实有序的工作,使他对村里近千户村民有了深入了解,他也成了新北村“行走的数据库”。

一心为民谋福祉,朱言春深入分析新北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发挥党建对文化队伍建设的引领作用,加强文艺节目特色创作,最大化利用好现有资源,促进村级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更好服务于广大村民,推进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村民的幸福感。

在朱言春的带领下,新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形式多样,特色农业产业、养殖业发展迅猛,庭院经济效益显著,原来的经济薄弱村很快变成了先进村、文明村,到处都是老百姓点赞的声音。

“我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是没有忘记党的培养和教育,没有忘记军旗下许下的铮铮誓言;尽管追梦路上充满挑战,我将脚踏实地,秉承初心使命,乡村振兴路上再‘冲锋’,让当地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朱言春坦言。

山海港城·美德之城︱朱言春:永远做雷锋精神的“追光者”

薪火相传

宁为坚韧平凡“螺丝钉”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朱言春始终牢记“无论你在哪里,你都不要忘记,你和雷锋的伟大名字连在一起;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你都不要忘记,你是雷锋的传人”。

回到地方后,朱言春组织原沈阳军区“雷锋团”连云港灌南籍退役战友成立了“螺丝钉”志愿服务队。从此,灌南这片土地上,“螺丝钉”志愿者成为老百姓眼里的活雷锋。

2013年,朱言春牵头成立了“灌南县‘螺丝钉’志愿者服务中心”灌南县雷锋服务中队,骨干成员发展到50人。在他的带领下,“螺丝钉”志愿服务中队先后为单亲家庭、孤儿、特殊家庭捐款捐物20余万元,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学雷锋做好事600多起,帮助下岗职工联系就业、介绍参加技能培训800余次。

“人活着,不能光为自己,我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朱言春说。

2019年12月末的一个晚上,天气特别寒冷,朱言春刚出门不远,看到附近公共厕所边有位老人摇摇晃晃,行动非常吃力。朱言春主动上前,一边询问情况,一边扶着老人。当得知老人重病复发的情况后,朱言春立即掏出电话拨打120。等救护车来了,便把老人抬上车,一直把老人送到医院后,他才默默离开。“当有人问他是不是我的儿子,他回答说是亲戚,其实他根本不认识我,我特别感动,多亏有他。”被救的老人李秀红说。

一个月后,李秀红身体基本康复了,她的儿女也被朱言春的义举打动,四处打听好心人的身份。后来,终于打听到了朱言春的住处,老人全家买了许多礼品登门致谢,但被他婉言谢绝了。

遇到困难搭把手,成了朱言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没有户口上不了学的孩子补证明上户口、为困难家庭送去节日用品和慰问金……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朱言春还定期走进各中小学开展雷锋精神宣讲活动,在他的带动下,全县已成立了52个校园“学雷锋中队”,2800多名青少年成为“学雷锋中队”队员,广泛参与学雷锋活动。

(王进文 宋骁 王晓婷)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8月29日 15: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