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时代新风︱梦想在文字里扬帆起航

文明创建阅读模式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梦想在文字里扬帆起航

“出版社给的100本样书,被我送完了。这本还是我前几天自费买的,哈哈。”李岩拿出一本《群象北上》,撕掉塑封,不好意思地笑了。穿着碎花裙,扎着马尾辫的她,干净利落,一副圆框眼镜增添了活泼的气质。

《群象北上》是李岩在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后出版的首部小说集。

自2015年辞去初中教师职务,转型担任文学杂志编辑以来,李岩的“文学之梦”正式开启,但直到2019年才执笔创作,目前已先后在《雨花》《飞天》《朔方》《芒种》《山东文学》等杂志上发表作品。算上今年,不到四年时间,她便推出首部小说集,这在青年作家中实属少见。

“我想通过细微的观察和笔触,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展现出来。”李岩说,“这也是我坚持写作的原因,让我提起来生活,防止下坠。”一如《青年文学》主编张菁的评价:李岩的小说建立在对日常生活的理解上,它有着坚实而绵密的现实主义小说质地。

妙不可言写作的种子从小就种下“我和写作有缘分。”初见李岩时,刚一坐下,她就笑嘻嘻地和记者分享写作的故事。

“小时候,邻居家有个大书橱,里面放满了书,我和小伙伴的娱乐活动就是去看书。”李岩看的第一本书是《基督山伯爵》,她被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深深地吸引了。就是从那时起,她开始了阅读之旅。

2015年,李岩辞去8年的初中教师工作,成功考取《连云港文学》的编辑岗位。这一份工作,让她更深入地了解了文学创作的过程和各路作家的写作套路与风格,也更坚定了她对写作的热爱和信心。

在前辈作家、家人和好友的鼓励下,李岩于2019年创作了她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伊人》,该小说被收录在新书《群象北上》之中。

自此之后,她积极参加各种学习班,聆听名师大家的经验分享,并坚持大量阅读,一年内竟读了200多本书。她总结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感受不同作品给她带来的体验和成长。

李岩的师父是连云港市著名作家陈武,这对师徒是在2020年市文联“名师带徒”计划下结对拜师的。三年来,陈武点拨教化,李岩潜心学艺,终有了《群象北上》的问世。

“出名要趁早。”陈武对她说,“更何况你已经起步晚了。”

于是,只要一有空闲时间,李岩就看书。为此,她白天提高工作效率,晚上认真写作,这样用功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多。

2021年是她集中创作的“疯狂岁月”,常常写到深夜1点。

“躺在床上后,虽然眼睛闭上了,但小说情节就像放电影似的在我脑海中一帧帧闪过,让我难以入眠,凌晨3点起床继续写是常有的事。”李岩说,“写作就像是一条无尽的河流,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弯会带来什么惊喜。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我对写作充满了热情和期待。”

品味生活 从细微处发掘创作灵感

“我也没想到自己能这么快推出一部小说集,你看……”她指了指小说集的封面,羞赧地说,“有老师建议我加一些名家推荐的腰封,但我觉得作为文坛新人,实在受之不来。我这书甚至连序言都没请人写,就觉得还没到火候。”

做人实在的她,话里话外满是对自己的清醒审视。

她小说集的故事原型大多来自身边的人和事。喜欢观察的她总能发现生活中常被人忽略的细节。所以,她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年轻女性,或是有感情困扰,或是家庭生活有不如意之处,如生活受挫改头换面的周雅倩,有把爱刻入骨髓的范华连,有终其一生也无法释怀的戴月……她用独特的女性视角,描写出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凉底色,引人深思。

当然,在小说集收录的10篇作品列表中,她觉得目前“最拿得出手的”,还是放在首篇推出的《群象北上》,这也是她这部作品集的名字。

“2020年3月,16头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州迁徙至普洱市,并一路北上……”

看着电视里播报的这则消息,李岩陷入沉思,“能否把大象北迁和我的小说故事联系起来?”说干就干,她立马搜集这群云南野生象的报道,把象的意象融入小说情节中。而象群遇到自然环境的变化,与小说中肖晓和周雅倩两组家庭遇到社会变故,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同频的。两条线明暗交叉,镜像对照,展现了一种新的文体形式。

问及最喜欢的作家,李岩坦言,“余华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

除了作品本身给她带来的震撼,余华的写作风格也深深地吸引着李岩。“余华老师的语言简明、克制,却又充满深刻的思考和情感,让人们看到了生活的真相,同时也给予人们希望和勇气。”这让李岩深深地钦佩,也深刻影响着她的创作理念和步伐。

“文学阅读和批评的价值并不是指出作者写作时想到的,而是指出更多作者写作时所没想到的。一部开放的小说,可以让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获得属于自己的理解。”余华的这句话让李岩很是受用。

《青年文学》主编张菁对她的评价也暗合了这种追求:故事之内,完成的是种种的冲突和冲突之间构成的内在张力,它影响着故事,影响着人物和事件,影响着他们的判断和难以判断。在故事之外,它又有着悠远而让人深省的回音,让人不断寻味。

笔耕不辍 “写作让我提起来生活”

聊到动情处,李岩滔滔不绝。原本到点要赶着去接孩子的她也直接改口,“我儿子有钥匙,他自己能回家。”

其实,平日里,李岩的生活就围绕着单位和家,两点一线,往返奔波。

李岩的儿子今年上初一,也爱看书。之前有段时间,李岩忙于写作和参加培训,疏于对儿子的关心,孩子成绩下降得厉害。李岩不禁感慨,“母亲、作家、编辑……多个角色身份,还是很难平衡的。”

李岩想把握住孩子成长的黄金阶段。为此,儿子写作业时,她就放下键盘和纸笔,在一旁看书陪伴。“我今天上午刚看完安部公房的《砂女》,感触很多。”李岩叹了一口气,“荒凉的社会状态,人们忙忙碌碌,最后不知自己的目标何在,就算是最初还有理想的旅行者,最后也被消磨得没了意志,苟安现状。”李岩话锋一转,“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坚持写作的原因。”

“它让我提起来生活,防止下坠。”

如她所言,漫漫人生路,诱惑、挑战层出不穷,太多人随波逐流,而这绝非李岩想要的人生。一如当下的生活被互联网环伺,信息爆炸,短视频横行,实体书已然被浮华、躁动的市场所挤占,即便层出不穷的网络文学也成了“快消品”,纯文学创作的道路注定艰难。

“但我不想庸庸碌碌,随波逐流,仍力求写出力透纸背、带给人思考和批判的文字。所以,《群象北上》不关注风花雪月,只关注女性的内在成长。”李岩一脸赤忱,“过程可能会纠结、痛苦,但作品完成后的成就感、满足感给我带来了更大的力量。”

谈及近期的创作计划,李岩仍想深耕在短篇和中篇小说领域,用她女性青年作家的视角和笔触,挖掘平凡故事,塑造立体人物形象,写出更多反映和揭露社会现实的作品。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是李岩的心声。眼下,她更关注于自己的成长,通过努力不断超越自己,而不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和声音。

“在创作上,有什么梦想?”记者发问。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李岩哈哈大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记者 张晨晨 见习记者 刘蔚)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9月19日 17: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