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时代新风︱”红薯书记”铺就群众幸福路

文明创建阅读模式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谈及驻村工作经历,灌云县杨集镇三图村第一书记潘永智感触颇深。2022年6月末,潘永智受省苏豪控股集团选派,踏上灌云乡村振兴帮扶之路。

“驻村工作不仅要摸透村底子,更要找准富路子。”驻村伊始,潘永智就开始谋划注入乡村振兴发展“新血液”,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帮助村民们过上好生活。

“大爷,今年收成怎么样?”“大叔大娘,咱坐下来聊聊家常。”在基层一线,潘永智主动联系村干部开展入户调研,倾听群众心声。后来,他每天沉下身子到田间地头转一转,跟农户面对面肩并肩,真心实意倾听他们的想法和诉求,掌握村容村貌变化动态,定期前往挂钩帮扶户家中走访。

灌云是农业大县,产业兴则农村兴。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让更多村民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这是潘永智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深入了解三图村自然资源后,潘永智发现,这里的土壤环境适合红薯生长,红薯品质好,当地老百姓也有种植红薯的传统。但由于种植分散,形不成规模,加上没有科学的管理,红薯质量保证不了,市场价格低,农民收入少。能不能把发展红薯产业作为村民致富的途径?这个大胆的想法让潘永智眼前一亮。

为此,他一次次与镇党委政府、县农业农村局沟通对接,与村干部们带着村民到外地去学习红薯的种植技术,一户户动员村民参与组建合作社,与村集体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

最终,他积极推动流转土地近600亩,成立党建引领红薯产业发展示范基地,规模化种植优质鲜食红薯,增加村集体年收入25万余元,还帮助脱贫户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就业。他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红薯书记”。

为提高红薯种植效益,他一方面深入调研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人力状况等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在后方单位及工作队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多次协调省农科院专家来村里调研指导,为村民现场讲解科学种植技术,开展红薯产业的相关技术培训,为村里培养了一支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党员干部队伍。

“改良后的红薯在产量、口感、品质上都得到了较大提升,红薯产业实现提质升级。”潘永智说。

产业振兴关键是产销对接。“为了保证新品种红薯的销路顺畅,我们在销售短板上下功夫,对红薯的加工及包装进行提档升级。”潘永智说,在采收上市旺季,还要带着样品跑市场,奔赴南京、淮安等地洽谈订单式农业合作项目,并积极组织爱心购、网上购等增加订单,推进产销对接。

从泥泞不堪的“土路”到宽敞平整的“水泥路”,从晚上漆黑一片到路灯照得亮堂堂,从集装箱改造的破旧卫生室到就诊功能齐全的省级标准卫生室……村里一个个变化诉说着潘永智深耕基层的付出,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如今,村子变富了,项目越跑越多,村民也和我更亲了。”潘永智说。 (张晶晶 潘兴祥)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3月4日 13: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