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时代新风︱龚翔宇:保持热爱 为梦想而战

文明创建阅读模式

5月29日,在2024世界女排联赛澳门站赛事中,中国队战胜本站比赛首个对手荷兰队,迎来开门红。联赛积分排名将决定中国女排是否有缘今年的巴黎奥运会,每一位队员都斗志满满。“今年是奥运会之年,我的目标是和队友们一起获得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并最终能够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龚翔宇说。

曾经的江苏小将、目前中国女排的绝对主力———龚翔宇,已经参加过里约奥运会和东京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龚翔宇作为中国女排队员,与队友团结协作,不畏强手,攻坚克难,勇夺金牌,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为港城增添了光彩,实现我市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

从小接触并爱上排球,18岁进入江苏女排,19岁首次参加奥运会并夺冠;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身经百战的沉稳,龚翔宇一路收获了奥运会冠军、亚运会冠军、全运会冠军、联赛冠军……基本上所有冠军都拿过的她,依然保持着对排球的热爱。她说:“那些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龚翔宇:保持热爱 为梦想而战

梦想的种子悄悄种下   日复一日浇灌守候

“不管是大型赛事,还是平常的训练,甚至和朋友一起切磋,她都很认真。”在妈妈魏佳萍的眼中,龚翔宇从小学二年级第一次接触排球开始,身上就散发着一股执着劲儿。在大部分的孩子还需要父母反复督促才能坚持爱好的年纪,龚翔宇无论刮风下雨,都会坚持到学校练球。

“有一次雨下得很大,我就问她今天不去行不行,结果那孩子穿上雨衣就要自己出门。”魏佳萍和丈夫都是运动员,深知在体育这条路上要想走得好、走得远,注定要吃苦。所以,当解放路小学排球队教练娄淑庆找到她,建议让龚翔宇练排球时,魏佳萍只是抱着让孩子去玩一玩的心态领着龚翔宇去的,只是没想到这一“玩”儿,激活了隐藏在龚翔宇体内的“体育基因”,一发不可收拾。自此,每天放学之后,龚翔宇在学校的体育馆训练完,回家还要拿着家里的皮球对墙垫球,一只普通的玩具皮球,都快被她玩出了包浆。

2004年,龚翔宇在电视里看到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逆转夺冠,兴奋得手舞足蹈。“我要加入中国女排。”魏佳萍只以为是年幼女儿的一句戏言,不承想梦想的种子一旦种下,经过日复一日的浇灌,成了凌云之梯,当真带领着龚翔宇进入了梦想的殿堂。

认定了自己的排球之路后,平常摆放在家里、属于妈妈过去荣耀的奖牌、奖杯,在龚翔宇心中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她通过父母去了解全运会、奥运会,拉着他们一起守着中央五套看比赛。学校的训练,她也更加刻苦,并跟随教练多次参加省、市比赛。小学训练的那几年,为龚翔宇的体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也为她进入省队尽快跟上训练节奏节约了大量时间。

“刚到省队的时候,我刚上初中,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所有的衣食住行都要靠自己,从最基本的扎头发、洗衣服开始学起。”龚翔宇回忆,那时自己心里全是能到更高的平台上打球、参加更多赛事的喜悦,生活上、心理上的独立也就自然而然地在一场场训练与比赛中磨砺出来了,没有太多的不适应。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龚翔宇:保持热爱 为梦想而战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不忘初心 拼一场全力以赴

自2016年起,龚翔宇的职业生涯进入了全新阶段,初出茅庐的她赢得了时任中国女排主帅郎平的青睐,入选国家队第一年便加入奥运阵容。

2016年8月19日,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中,龚翔宇发挥出色,在最后一局,龚翔宇扣球造成对方拦网出界,为中国队赢得宝贵的赛点,中国女排3比1战胜荷兰挺进决赛。8月21日上午9时15分,女排决赛,场上的激烈搏杀让人心跳加速,比赛战至第四局,中国队以22比21领先塞尔维亚。郎平换上了龚翔宇、魏秋月,保持前排三点进攻。中国队在第四局第一个赛点,将比分定格为25比23,夺得里约奥运会冠军。这是中国女排继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龚翔宇也成为连云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

中国女排3比1战胜塞尔维亚。彼时,连云港人的朋友圈也变火热起来,只因在这群女排姑娘中,身披6号战袍、年仅19岁的龚翔宇是港城走出去的排球小将。那一刻,连云港全城的人民都沸腾了,大家共同为龚翔宇和中国女排站上世界之巅而自豪。当年9月,市政府研究决定,授予龚翔宇振兴港城杰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奥运会首战夺冠,一战成名,很多人从那一刻记住了中国女排龚翔宇的名字,而她参赛前承受的压力却鲜有人知。

“直到她一只脚踏进那片土地后,才跟我说她参加里约奥运会了。”魏佳萍说,一场场赛事无形中磨炼了龚翔宇沉稳的性格,龚翔宇进入国家队的前一晚,她才从龚翔宇口中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每逢重大赛事,只有真正“定”下来之后,龚翔宇才会与家人分享。

沉稳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到,彼时站在更高级别的赛场上,国际大赛经验尚浅的龚翔宇内心所承受的压力。在里约奥运会小组赛期间,龚翔宇几乎天天掉眼泪,觉得教练带错了人,自己拖了大家的后腿。然而,也正是在这种高压的大赛锻炼和队员的悉心帮助下,年龄最小的她在这段经历后,迅速成长,变得愈发坚韧。

见识了世界上最残酷的比赛,龚翔宇用了很长时间去消化和沉淀。“因为我很清醒地知道,我的排球道路还要走得很远,也必须要走得更远,所以在训练和比赛中锻炼磨炼技术和心态,要提高得更快才行。现在再往回看,其实也挺感谢这段经历的。”龚翔宇说。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经过里约奥运会之后,龚翔宇的人生迈向了更高的台阶。然而,与老队员技术上、心理上的差距,无法在一朝一夕间追上。于是,龚翔宇自加压力,要求自己每一场训练都要“带着问题来”,解决掉问题才能结束。曾经的她,靠着冲劲去发挥,让情绪带动各方面的技术,为球队多作贡献。而如今,参加了各类国内、国际大赛的她,一路“打怪升级”,不断积累经验值,愈发地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方向在哪里。

“我需要以更高的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也不给自己定义。发、垫、扣、拦、传一共5个大项,我希望自己没有短板,争取做最好的自己。”龚翔宇经常在场上担任接应,但她并不想限定自己或给自己下定义,缺什么、补什么,她希望做一个全面、没有短板的运动员。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龚翔宇:保持热爱 为梦想而战

时刻怀揣祖国与集体  圆梦巴黎 用排球赛一场荣耀

2019年,对于龚翔宇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女排在祖国70周年生日之际,以11连胜获得了女排世界杯冠军。同年,她们受邀参加国庆阅兵。中国女排作为群众游行的“祖国万岁”方阵成员,乘彩车压轴出场,参加了建国70周年的阅兵仪式。龚翔宇作为中国女排的一分子参加了此次游行。登上“祖国万岁”的花车,龚翔宇既兴奋又备受鼓舞,花车走过长安街,她感受到的是祖国的繁荣发展与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这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激励着我要继续为祖国增光添彩。”

在刚加入江苏队、国家队的时候,龚翔宇都是年纪最小的队员。而现在,很多曾经陪伴自己成长的大队员都退役了,大量“新鲜血液”补充了进来,龚翔宇的角色也随之转换。一路走来,龚翔宇遇到过许多优秀的教练员、队友和对手,在她看来,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身边人的帮助,而此刻她要做的就是在自己成长的同时,将曾经照在自己身上的光芒,投射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刚开始听到他们叫我‘小宇姐’ 有些不适应,但有些责任自己必须要去承担。曾经看过大队员在训练中努力克服自己伤病,同时还要带动场上的模样,现在我自己也要照着她们的样子去做,做好传帮带,把好的作风一直传下去。”从受邀参加国庆阅兵,从“小宇妹妹”到“小宇姐”的角色转换,龚翔宇在每一个特定时期,感受着一名运动员肩负的责任。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历经各类大型赛事洗礼的龚翔宇从容地向小队员分享经验,“我们在备战比赛的训练中要比在比赛中更投入、更努力,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高水平来。”龚翔宇说,运动员不只是大部分人在媒体上、网络上看到的精彩时刻,要经历日复一日枯燥的训练,要每天都克服身上的伤病去完成高强度的指标,才能磨炼出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要带动小队员,不仅要做好技术上的帮助,还要做好精神上的支持。

去年在主场遗憾错失直通巴黎奥运会的机会后,中国女排全体将士并没有气馁。今年是奥运年,大家始终坚信可以在今年世界女排联赛结束后,拿到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仅有一百多天,大家在每一场集训中全力以赴。

“我的目标就是和队友们一起获得巴黎奥运会的资格,最终能够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我渴望着每天都进步多一点,努力实现目标和梦想。”作为队内大赛经验十分丰富的老队员,龚翔宇也在每一天的训练中起到表率作用。“目前我在体能和技术方面对自己的要求是十分高的,和队友的配合演练也是争分夺秒。希望我可以把今年的比赛任务完成好,在比赛中和训练中每球必争,时刻心怀祖国和集体。”龚翔宇说。

值得一提的是,18岁的龚翔宇从江苏青年队到成年队时,蔡斌是当时的主教练,带领她们训练和完成比赛,现如今,蔡导是国家队的主教练,有一位见证自己一路成长的教练在前方引路,龚翔宇既踏实又充满了斗志。“蔡导胆大心细,对我有知遇之恩,相信在蔡导的带领下,我们这支队伍会绽放出属于我们不一样的光芒。”

圆梦巴黎,用排球为祖国再争一金,赛一场属于中国女排的荣耀,是中国女排今年最大的期盼。为了调整到最佳状态,在训练场上,龚翔宇保持着紧迫感,在比赛中全情投入,在生活中,则通过读书、听音乐等方式保持精神的松弛。百米冲刺在即,她怀揣着一颗对排球始终充满敬畏的心,全力以赴,珍惜当下,相信未来,散发“小宇宙”的光芒,为中国女排多作贡献。(魏吉珂)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6月3日 11: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