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在我们身边,不少烟民在吸、戒、复吸、再戒的博弈中沉浮,想要脱离烟草的控制。今年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几位成功戒烟的市民,讲述他们的戒烟故事,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带动更多烟民进入戒烟的行列,早日戒烟成功,以我们的“小举动”倡导“大文明”,携手共筑无烟屏障。
“想吸烟的时候,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牵引,不自觉地向放烟的地方摸去。对有的人来说,决定戒烟看似一个简单的决断,其实,这个决定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战斗。摆脱烟草的‘枷锁’,是对个人意志的考验。”谈起戒烟,42岁的陈沫休深有感触。
年轻的时候,觉得吸烟很“帅”,陈沫休带着一丝好奇还有一丝炫酷的心理接过朋友递过来的第一支香烟。“很呛,咳嗽了好一阵子,身体本能地排斥着。”陈沫休对烟的第一印象并不美好。
真正有了烟瘾,要从后来上夜班开始,觉得吸烟可以提神,就这样,陈沫休抽的烟也多了起来。虽然后来换了工作,陈沫休不上夜班了,可是各种应酬越来越多,烟似乎成了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似乎也成了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随着对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吸烟危害有了更多的了解,陈沫休萌发了戒烟的念头:“大街小巷张贴的海报、播放的电子屏,对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吸烟不仅有害自身健康,二手烟还会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带来危害,干脆就戒了吧。”
有了想法,付诸行动,还是源于市爱卫办、市疾控中心举办的戒烟大赛。陈沫休记得很清楚,2020年6月,得知市里举办戒烟大赛,他果断报名,并加入戒烟大赛群,群里他遇到许多和他一样想戒烟的人,大家在群里分享戒烟经历、戒烟“秘籍”,并相互鼓励、相互影响。
“在参赛的6个月里,我们按照要求,定期去医院打卡,检测呼出的一氧化碳含量,就跟考试似的,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自己也得努力。”陈沫休笑着说,“然而,戒烟的过程就好像是一场漫长的旅途,旅途中布满了各种诱惑和挑战。”
戒烟的初期非常难熬,也是抵御烟瘾诱惑防线最弱的节点,一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为了抵制尼古丁不时地侵扰,陈沫休就会吃一些早就准备好的花生米、瓜子等小零食。有时面对别人递来的香烟,陈沫休想,抽一支两支吧,应该也没有什么影响,可是看到戒烟大赛群里,其他烟友戒烟成功的案例,又让他倍受鼓舞,督促着自己要坚持下去。
“戒烟后,对自己生活和身体的改变还是非常明显的,身上没有烟味了,爬楼梯也不像以前那样喘得厉害,再加上戒烟后,更加注重健身,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陈沫休说。
如何做到成功戒烟?陈沫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心志坚定,这也是戒烟成功的关键。只有有了决心和毅力,才能克服重重困难,达到戒烟的目的。除了自律还有他律,参加一些像戒烟大赛这样的戒烟活动,与同样致力于戒烟的人分享经验和挑战,不仅能获得实用的建议,还能增强戒烟的决心和动力。(王进文 钱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