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000公里的爱心接力,流浪17年的他终于回到了家……

网上好人馆阅读模式

10月23日上午,李集镇大杨村王某青一家人将一面“有民众的温暖有你们的付出”的锦旗赠送至连云港市灌南县民政局救助站张波站长手中。动情的说道:“虽然小孩安全回家已有几天,但我们觉得没有县救助管理站的真心真意地帮助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就不可能有相聚重逢的日子,所以心里总想着要过来感谢你们,真心感谢党的政府的好政策。”这对于灌南县李集镇大杨村的已有60岁左右的王某青和老伴葛某荣两位老人来说,有生之年还能与失散多年的儿子王某伟一起吃“团圆饭”,也算是了了十七多年来最大的心愿。

跨越2000公里的爱心接力,流浪17年的他终于回到了家……

今年10月份,灌南县救助站接到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救助站协助电话,希望帮助协查李集镇有没有一名叫王某伟的30多岁左右的男子在2002年左右的时候失踪,接到电话后,该县救助站张波站长当即联系李集镇民政办相关同志,请该镇民政同志协同村里干部查询此事。

当天下午,该镇反馈信息查无此人。本来,兄弟省份或县市协助查证或查找救助对象的事情对于救助站来说经常性的工作,面对此情况,张波完全可以回复黑龙江双鸭山市救助站电话告知查无此人。但回到家中,张波心无睡意,因为今天的这种情况让他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在想,平时兄弟单位协查救助对象时,基本上都是救助机构与救助对象反馈的情况一致。而这今天这种情况在平时工作中却很是少见,是不是名字弄错了呢?

第二天一早,张波站长和王艳副站长马不停蹄赶到李集镇大杨村,在镇民政助理和村干部的帮助下挨家挨户的查找,生怕遗漏了,直到查找到一户叫葛维荣家,说道,在十七多年前,自己的儿子王某伟因受刺激离家出走,多年未归,这么多年来,先后辗转山东、安徽、河南等地寻找,张贴了多少张寻人启事,走了多少路,自己都也记不清了,这么多年了,不知道小孩是不是还活在这个世上。听到葛老这一说,张波站长心头一震,随即,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救助站取得联系,核实该情况。经过核实,2002年走失的王某伟就是流浪到黑龙江了。

当获悉自己的儿子尚在人间,王老和老伴喜极而泣。回想起,十七多年来,王老和老伴思子成疾,常常一人跑到村头。夏天,头戴一顶草帽,冬天,披着一件大衣,经常一站就是半天,才被乡亲硬拉回家。这种煎熬,一等便是十七多年啊。

当王某伟回到阔别已久的家的时候,魂牵梦绕的乡愁和对家乡的人的思念之情却久久徘徊于心中,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让他惊叹不已。

当家里的亲人再度看到王某伟的时候,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泣不成声,村里的人簇拥上前,无人不为之动容,纷纷向县民政局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竖起来大拇指。是的,家里都寻找他整整十七多年了,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十七年啊!年迈的老父亲为此流泪几近失明,“没想到今天被你们送回了家,没有你们,今生今世我们父子两个将无缘再相见啊。”听到喜泣声,在场的所有人无不为之而动容。

也许当救助站工作人员只是做了自己份内的事情,为救助对象解决了一个小小的困难,但对于受助的人来说却是整个家的全部,甚至是生命的全部。

车子从灌南城区转入大圈,这条路,它通向城市流浪者和困境儿童温暖的家。

灌南救助管理站,新建成的近600余平方米的救助管理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豪华”,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成了流浪人的最后寄托,新的救助管理站服务设施齐全,救助设施完善,充分符合人性化的温馨舒适的救助要求,救助站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以防止突发情况,及时救治。

在救助站里,每一个临时的“住客”都会得到悉心的照料,救助管理站与县精神病人福利院以及第四人民医院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生活救助、精神病人救治、日常医疗救助。

灌南救助站工作人员,通过操作连接着全国1300多个,救助站和民政局的全国救助管理系统,为流浪在外的本地人外地人寻找属于他们的家。他们通过今日头条,电视,报纸,微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寻亲,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送流浪者回家,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善于与流浪者沟通,他们尊重每个个体,即使是流浪者,也耐心地进行心里安抚,她们让流浪者感受到一股暖意,让所有人都心存温暖和正能量。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10月28日 17: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