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夕阳红”小分队在行动

未成年人阅读模式

图2为青年志愿者在为老人表演相声节目。

  【连网】 创意单位:灌南县第二中学

  活动范围:灌南县“老来乐”老年公寓    灌南县第二中学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尊老敬老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根本之所在。千百年来,正是由于“孝”的大行天下,才有了我们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尊老敬老意识日益淡薄,在青少年这一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培养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尊老敬老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现状,我校高度重视,长期将此作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情定夕阳红”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

  建设高素质青年志愿者队伍  青年志愿者是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的主体,同时也是受教育的客体。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我校德育处、团委充分利用 “二中之声”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宣传平台宣传志愿服务理念,招募征集青年志愿者,组建青年志愿者队伍。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培训,充分关注与深入了解目前身边老人的生存状况,清楚自己在活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明确自己的职责,深刻认识到活动的宗旨与目的,全力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服务意识强的高素质青年志愿者队伍。

  构建德育新阵地 拓展德育新模式   传统观念认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在课堂这一特殊的场合进行。课堂之上的德育,无论教师的语言是多么华丽,阐述的道理是多么的深刻,无疑走入了空洞的政治说教的死胡同,不会对学生形成强有力的教育意义,更不会起到完美的、理想的教育效果。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我校长期以来与“老来乐”老年公寓形成结对单位,将老年公寓作为我校长期的德育实践基地,由德育处、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定期去实践基地实践学习,把学生置于比课堂、学校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以此搭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平台。通过实践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与感悟,培养了学生尊老敬老的意识,养成了劳动习惯与吃苦精神,逐步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准,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凸显生活细节 关注老人生存状态   我校长期推行有效贴心的关爱方式,不仅仅注重常态化的物质关怀,更深入地了解老人的心理状态,给老人带去心灵的温暖,避免流入走过场形式主义的误区。⑴青年志愿者与老人采取结对方式,组成祖孙家庭。孙子、孙女每周去看望自己的爷爷、奶奶,给他们带去新鲜的水果,为他们梳头,整理内务,布置房间,聆听他们对自己的教诲,使爷爷、奶奶们在冷清的敬老院里能够体会到家的温暖,享受天伦之乐。⑵邀请老人们到学校来,与青年志愿者组织两代人茶话会,在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中,展开两代人心灵的沟通。志愿者们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汇报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学习情况,倾诉在成长过程所遇到的困惑。老人们也现身说法,给孙子、孙女们讲过去的艰苦岁月,讲祖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巨大变迁以及家乡灌南生机勃勃的发展趋势,使志愿者们接受了一次鲜活的社会教育。⑶组织策划专场文艺演出,临时腾出的简陋狭小舞台上,志愿者热情似火,纷纷为老人们献上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一次次婉转动听的歌喉,曼妙的舞姿,为老人们带去欢乐。在青春的活力与激情感染下,老人们也时不时地展示戏曲功底,为志愿者来上一两段经典京剧曲目。在祥和的氛围中,老人与志愿者达到心灵交融的完美境界。在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细节关怀中,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启发。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1年5月26日 18: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