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时代新风︱“康教融合”点亮特需儿童生命之光

文明创建阅读模式

文明实践·时代新风︱“康教融合”点亮特需儿童生命之光

“苹果,苹……果……”日前,海州区阳光聋儿听力康复中心的特教老师王丽拉着凯凯(化名)的手,感受她发音时的气息。“凯凯刚来时一个字也不会说,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可以连续说四五个字了。”王丽介绍道。据了解,目前,有49名患有听力障碍和孤独症的儿童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近年来,海州区残联精准谋划,通过“康复+教育”相融合的形式,逐步实现特需儿童融入学校、融入群体、融入社会。截至目前,已有633名残疾儿童康复上幼儿园、352名儿童上小学,90%以上的残疾儿童取得不同程度的康复效果。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事关残疾儿童的未来和家庭的幸福。如何保障适龄特需儿童获得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海州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伟介绍。海州区残联现有8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截至目前共收训残疾儿童610人,其中低视力146人、智力残疾67人、肢体残疾157人、听力障碍10人、孤独症230人。为了让这群特殊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保障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海州区残联通过系列扎实举措,积极做好康复救助和“康教融合”工作,确保康复路上一个残疾儿童都不能少。

佳佳(化名)是“康教融合”项目的服务对象之一。昨日,放学回来的佳佳(化名)向妈妈展示语文课上新学的内容。“为了能让孩子正常入学,我们坚持了四年多的机构干预+家庭干预,但上学时还是遇到了困难,一节课40分钟,没有家人陪伴,独立上课对他来说还是有困难。”佳佳的妈妈说,“海州区残联安排了康复师随班课堂指导,定期召开家长会,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孩子已可以独立上课,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我们了解到,像佳佳这样的特需儿童,在学校大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如果他们的巩固性康复还局限在康复机构,已不能适应融入社会、自我发展的需求。”王伟介绍道。为此,海州区残联探索开展适龄特需儿童“康教融合”模式,尝试将康复阵地延伸至普通小学,帮助更多特需儿童留在教室、留在校园,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该项目突破了传统教条化的教育模式,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基于残疾人康复教育事业的一次有效探索和创新,也让残疾人康复教育工作变得更多元、更灵活。”

科学的康复与教育,是提高孩子快乐指数、帮助他们融入并走向社会的有效途径。在海州区,像佳佳这样享受“康教融合”服务的孩子还有不少。孩子们病情的好转、家长们脸上的笑容,让“康教融合”模式得以更好地推广。据悉,海州区残联将以实现残疾人“应康尽康、应康优康”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全生命周期康复与预防联动体系;以融入社会为导向,优化康复训练内容,探索适龄特需儿童融合式康复行动试点,逐步实现特需儿童融入学校、融入群体、融入社会,全年计划为700名以上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点亮其生命之“光”。 (张晨晨 王雅萱 陈一瑄)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3月31日 11: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