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雕刻匠人遇上水晶,一场穿越时空的邂逅拉开帷幕,在巧艺匠心的刻刀之下,远古的瑰宝脱去了天生的朴拙,洗去了岁月的沧桑,以另一种璀璨夺目的模样重现世界。至此,顽石化璧。
不久前,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大型纪录片《匠人·匠心》播出,纪录片聚焦东海县水晶雕刻,记录在90后玉石雕刻师、全国技术能手刘凌峰精心创意和精雕细刻下,一块块普通的水晶石蝶变成一件件精美的水晶雕刻艺术品,绽放璀璨的光芒。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登上央视了,2022年1月,刘凌峰作为“以水晶电商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的采访对象”,受邀登上CCTV—13“感知中国经济韧性·县域经济”栏目舞台。
结缘水晶 精心创作
初春时节,走进东海曲阳祥巨水晶工作室,“哧哧”之声不绝于耳。一件件水晶原石、水晶雕刻品琳琅满目、熠熠生辉。中国最大的绿色碧玺原石“碧玺王”、紫水晶聚宝盆均收藏于此。俯身端详,《龙腾盛世》《马踏飞燕》《金玉满堂》等作品,整体简约而不简单,寓意深刻而大气。
1992年出生的刘凌峰,来自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2023年,他把户口迁到了东海县曲阳镇,成为新东海人。
30岁出头的他,身上已经拥有诸多光环:全国技术能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轻工玉石雕刻师、工艺品雕刻工一级、国家高级技师、文物鉴定评估师、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江苏工匠……
留着寸头、长着娃娃脸的刘凌峰,对水晶有着独到的见解,“我尤其喜爱东海水晶,每个乡镇的水晶都独具特色。”
说着,刘凌峰从柜子里拿出一块原石,在手电的照射下,东海的水晶拥有独特的“洒金皮”,淡雅悠悠、缱绻绵绵,看上去就像泼上去的黄金一样闪闪动人。
在修光、打磨、抛光等工作间,几名工人正在忙碌。一件水晶作品要经过初稿设计、初坯、细坯、细修、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是地道的手艺活。
一件作品的创作时间长达两至三年,在如今这个追求速度和节奏的社会,是否有点不可思议?对于水晶雕刻师刘凌峰来说,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我个人一年只能出两件作品。”在刘凌峰的工作室,一件高70厘米的水晶雕件,已经精工细刻了整整两年还未完工。
为了雕好每一件作品,刘凌峰倾注了全部精力。其中,历经三载雕刻的水晶雕件《龙腾盛世》就是经典之作。细腻的雕法加上老练的手法勾勒出或刚劲或绵柔的线条,龙身蜿蜒龙头高昂,鳞片与龙爪展现了强大的力量与动感。2019年,该作品获得“陆子冈杯”最高奖项———最佳工艺奖,这是对刘凌峰雕刻技艺的肯定。
有人说,每一件好的雕刻作品都是会说话的,其形态、表情、线条,都述说着一个故事。而每一件雕刻作品又都是独一无二的,融入雕刻者的内心感情。刘凌峰的作品正是如此。
言语间,刘凌峰展示了自己近期的得意之作《十八学士》。他用巧妙的构思,通过立体雕刻呈现出古代朝堂兴旺、人才济济的画卷。最特别的是,这尊雕刻作品一步一景,从正面的十八学士,到背面的黄山迎客松,以及中间的明月,环绕其中的仙鹤等元素,整件作品细腻灵动、意境深远,令人拍案叫绝。
“在雕刻技法上,水晶的雕刻与表现方法与白玉、翡翠不同。”刘凌峰说道,“水晶性刚硬、脆,怕忽冷忽热,要特别小心。”
在他眼里,每块水晶都是自然界创作的神奇之物,它必定有着自身的价值,所以构思设计十分重要,“雕刻前,先要读懂每块水晶材料的特性,把材料的特性挖掘出来,根据材料的主要特性来进行设计。”
十年磨一剑,是对刘凌峰艺术生涯的最好诠释。这些年来,他创作的作品特别具有艺术感染力,如作品《千手观音》中的观音面部刻画得十分细致,灵动地表现出观音拯救众生于苦难的慈悲胸怀。
“现在市场商业运作过度,一些作品艺术价值不高,浪费了原材料。”刘凌峰说,社会需要呼吁更多人发扬工匠精神,创作出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
以勤为基 以梦为马
刘凌峰的老家仙游自古有木雕的传统,“受家乡浓郁的艺术气息影响,从小就对雕刻、绘画十分感兴趣,特别是孩提时期在姑姑家的生活经历对我影响颇深。”刘凌峰说。
刘凌峰的姑姑是厦门大学美术教授。姑姑在家教学生画画,刘凌峰就在一旁跟着学,这奠定了他的绘画功底。
16岁,刘凌峰拜民间木雕艺人李建彬为师学习木雕,在勤奋和天赋的加持下,不到半年他就学会了木雕基本技能。2009年,师父李建彬由木雕转为水晶雕刻,刘凌峰便跟随师父“转向”。
2012年,师徒二人来到中国水晶之都———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在曲阳镇租了几间民房,便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刘凌峰喜欢这样的环境,他说“这里安静”。
2021年春节,在福州走访体验时,刘凌峰认识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礼忠。陈礼忠在看过刘凌峰的作品后,立即收他为徒。
作为第七代传承人,刘凌峰立志要成为水晶雕刻大家。他博采众长,技艺不断精进。
声名鹊起 国际认可
刘凌峰的作品多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有佛像人物等,还有龙、麒麟、貔貅等神兽。
“为了把人物、动物刻画得更传神,我不仅从文学、国画中学习,还到全国各地采风。”刘凌峰说,热爱生活,沉到生活的最基层,才能让作品与观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走进人的心里。
在创作藏传佛教题材人物时,刘凌峰曾数次进入藏区,感受西藏的风土和人情,这使他创作的宗教题材水晶雕刻作品,获得了当地的高度认可。
经过多年打磨,他的技艺日臻成熟。
刘凌峰潜心钻研水晶雕刻技艺十余年,将玉石雕刻技艺各项优点与特色融入水晶雕刻中,形成了独具文化属性的个人艺术风格。在他高超的雕刻技艺下,水晶的澄净、透明以及散发出的高洁出尘的气质与沉静内敛的意蕴,在一件件作品中完美呈现。
他参与过多项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在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刘凌峰获得了全国工艺品雕刻职业技能竞赛(玉石雕)职工组单人赛项银奖,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他也是水晶行业、我市第一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优秀人才,是本次比赛中最年轻的获奖者。
据悉,这项赛事被业界称为国赛,是行业内最高赛事。这次比赛中,刘凌峰创作的是一件高约8厘米的财神,脸部只有5毫米长。目前,该获奖作品在上海工艺美院馆藏展览。
刘凌峰的多件作品被各种场馆珍藏。《生命的呼唤》入选国家博物馆,成为首个入选此馆的东海水晶雕刻作品;《金刚橛》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藏;去年,他捐赠的芙蓉晶雕刻作品《刘九书柜》被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珍藏。
从艺16年来,刘凌峰拥有上百件作品版权,获得省级、国家级大奖50余项,涵盖工艺美术领域内的百花奖、百鹤杯、陆子冈杯、玉龙奖、玉华奖、晶华奖等各大重要奖项。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入行至今,刘凌峰雕刻技艺日臻成熟,国内外慕名前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切磋技艺、特邀创作皆有。
“目前,工作室只接受高级定制。其中,国外订单占60%。”最近,刘凌峰的工作室正在精雕细琢马来西亚“国礼”订单,“这是一套12件的扶桑花水晶雕刻品,目前已经完成了9件。”
作为90后新生代雕刻大师,刘凌峰积极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带头作用,加大培训传承力度,每年收徒数十人,倾心传授水晶雕刻技艺,助力学徒们技艺提升。他还带动村民发展水晶电商经济,带领群众致富。
“滴水穿石,不在其力,而在其精。”刘凌峰一直秉承着这份品质之心、匠人之道,将雕刻事业视为终生爱好去实践,去赋予水晶更多的生命力。(记者 杨锐冰 张晶晶 摄影记者 牟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