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立:传承文明,痴心不改

道德建设阅读模式

  【连网】 他是有着23年工龄的乡村文化工作者,是苏北著名长篇叙事民歌、堪称《孔雀东南飞》第二的《房四姐》及《小五更》、《姐儿溜》、《打莲湘》等数十个民间唱曲的传唱者和采集者,是苏北鲁南地区20年来坚持自办乡村《山花》文学社的主要创始人。

  然而,他至今还是一个农民身份的“文化站长”,清贫地守望乡村民间文化,成为他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他,就是连续20 年被江苏省东海县文化局评为先进文化工作者的李埝乡文化站站长高建立。

  文化站里的“临时工”

  六月水门开,雨水绵绵来。绵延八百里的马陵山沉浸在烟雨迷蒙中。高建立跨过山涧,行走在沿途低矮的村落民舍间。这样的行走采风,他已走过了20多个春秋,方圆百里的山民无人不认识他。

  2008年5月23日,作为江苏省东海县乡村文化优秀工作者代表,高建立在全市“农家书屋”建设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5月27日,又应邀参加市宣传文化部门组织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海长篇民歌《房四姐》的改稿活动。会议刚结束,由《群众文化》杂志社和《中国文化报》社在浙江宁波举办的全国群众文化征文表彰大会又给他发来参会表彰并座谈的请柬。

  高建立,一个偏远山村、农民身份、没有编制的文化站长,在全市基层文化中也是绝少仅有的。削长的脸庞、清瘦的身材,依然掩饰不了他目光深邃的凝望,一种执著弥坚的信念叫人心生感动。与高建立对话,他始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语,朴素热情的苏鲁汉子,其一路平凡如歌的坚守,让我们闻见了一朵绽放乡野的文学艺术之花,分外芳香。

  高建立今年45岁,出生在东海西部最偏远山乡——李埝乡。家里兄妹7人,上学时最喜欢听的就是民间艺人的说唱古书。那纯朴的乡情民风,浓厚的古老文化,特别是小时候啃着粗糙的地瓜煎饼、牛背上驼着清苦的童年、草筐里藏着欢乐的儿歌,一切都在他的记忆里挥之不去。因而上学时,他的作文、绘画、书法特好,尤其是作文经常在班上作为范文被老师领读。可惜,因为兄妹多,家里穷,1983年初中毕业了上不起高中,他含泪辍学。学校的蔡校长悋惜他的文才,就把他留在学校当了一名文字打印员,后来又调到学校后勤干食堂司务长。从那时起,高建立在工作之外坚持每天看书学习,并向外投稿,终于有了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歌在全国各类刊物发表。

  说起进入乡文化站也是一个偶然。当时,文化站经常搞演出,搞文艺画廊展出。一次,在观看文化站画廊时,高建立突然心血来潮地对文化站长说,我想帮你们出一期画廊板报。就这样,他试着给文化站出了一期画廊板报。结果,展露出的才华令文化站和乡领导们赞叹不已。高建立说,那时候为了谋生,他在干好学校后勤工作时还兼作装卸工、扛包工,也打过水泥瓦、养过猪,过早经历了生活的艰辛磨砺。也就在那一年,乡里发现他是个能写会画善弹唱的人才,就把他调到了乡文化站,工资每月45元,直到1990年做了文化站长薪金加到105元,2004年每月发到260元。就这点填不饱肚子的工资,让他在乡文化站一干就是20年。到2008年初,在县乡领导的特殊关照下,“工资”才提升到900元。

  说起这些,高建立的妻子王广玲止不住泪水涟涟。他们兄弟中,只有高建立负担最重,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高建立的哥弟都经商发了财。而每到年底,王广玲打工、种粮和养猪积攒的一点钱就会被高建立拿去偿还文化站建设欠下的外债。为了发展乡里文化,让乡亲们快乐些,高建立能把家里拿走的都拿走了,写小品、找演员、搜集民间故事、导演编排晚会、下村放电影等等,硬是累出了腰肩盘突出。1992年,王广玲的姐夫在山东办了一个企业,效益非常好,要高建立去厂里工作,每月发给一千多元工资,算起来是在文化站工作的10倍,连襟与他磨蹭了5年,他也没舍得离开文化站岗位,没舍弃他“临时工”的文化站长。

  然而,就是这位全县资历“最老”的农民文化站长,让东海乃至苏北鲁南地区散落、埋没、失传民间的传统文化走出了的历史深谷,焕发了文化光彩,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繁荣新农村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民间文化的“寻根人”

  李埝有一种看不见的旋律。山乡烟雨、岗岭丛林,马陵古道、点点山花,都是从歌声里怒放的悠长的号子。山乡人的心里都蓄满了远古沧桑的歌声。由于地处东海、郯城、临沭两省三县交界处,李埝境内丘陵起伏,土地贫瘠,过去是全省有名的老边穷地区,千百年来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文化源远流长。这里的民间文学既有北鲁文化的粗犷豪放,又兼有南吴民歌的艳丽甜美,散发浓郁的山乡特色和气息。

  1987年起,全国开展了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那时生活很清苦,刚进乡文化站不久的高建立每天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风雨无阻奔波在乡间道路、农家村舍。渴了,就喝山涧里的清水;饿了,就啃一口自带的煎饼。有一次,到离乡驻地8公里远的窝子村采集民歌,因等候传唱者很晚回不了乡驻地,他只好留宿在村部里。当时的村部破旧不堪,半夜里豆粒般的雨点穿窗而入,毫不留情地打在他的身上。电闪雷鸣,树木摇坠,他只好坐着熬到天亮,冻得全身发抖。还有一次,从民歌集中的高山村采风回来,行至高山河中间时,恰逢上游水库放水,他连人带车被洪水冲倒,幸亏在附近村民的救助下才脱离了险境。

  《房四姐》是流传于苏鲁马陵山区的一首《连哩罗》千行长歌。故事以农家女房四姐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金钱婚姻的罪恶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妇女遭受的迫害。岁月久远,随着一代代传唱人的故去,《房四姐》千行民歌也渐渐消失于民间。有的只会唱上几个片段,眼看流传千年的名灭绝,为了完整挖掘拯救这首著名的民歌,高建立带领十余位采风人员,足迹踏遍了李埝的山山水水,不辞劳苦,日夜奔波,翻高山、跨马陵、越石寨、进楼山,徒步十五个行政村,三渡围山河、五次驱车赴山东县区,风雨兼程数千里,走访中老年妇女70多人,终于完成了与《孔雀东南飞》相媲美的《房四姐》千行长篇叙事民歌,打破了苏北无长歌、汉族无长歌的说法。同时,他行程近万里,走访近千人,整理出民间歌谣上千首,民间谚语两千余条,完成了十五万字三套集成李埝卷资料本,受到了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科委及市县政府的表彰。

  农民文学社的“总编辑”

  在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中,高建立感悟到了山村文学的力量。贫穷山村的老百姓,在渴望生活富裕的同时,也希冀有一种文化精神的支撑。那是1987年8月7日,在高建立的组织下,李埝乡《山花》农民文学社成立了。山花有根,所以能在岩石上,泥土中安静地生长,根很重要,它是唯一能使我们心灵安然的东西,当人们能够把生命的根须深扎下来的时候,他们已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李埝乡《山花》文学社的社员除了高建立自己外,还有陈达、丁义兵、冯同琦、高少洲等一批文学爱好青年。根植文化底蕴深厚的李埝山区,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最火热的心肠、最宽广的襟怀,在远离城市,远离大海的地方,挽着阳光,在贫瘠的土地上舞蹈;他们站在智慧的高坡上观察人生默写生命。他们一边开讲座,搞笔会、办社刊,同时也记录了先民们一个又一个残缺的梦想和被遗忘的暗哑的传说。

  李埝乡《山花》文学社成立二十年来,高建立担任“总编辑”,他们用自筹资金的方式,以对山村文学的坚守,把对生命激情的理想种植在贫瘠的土地,用心血、智慧和汗水辛勤浇灌着《山花》成长。如今,在城市和乡土文学都被时代淡然的背景下,固守文学已经成为一种遥远的怀念,高建立和他的《山花》文学社能顽强地存活下来,不能不说是一种感叹的奇迹。也许,这就是乡野“山花”特有的坚强。到目前,《山花》文学社出版内部刊物15期,在各级各类报刊、电台、杂志发表文学和新闻作品千余篇并多次获奖。社长高建立入选《中国当代民间艺术人才大集》一书,有两人加入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六人加入县作协,出版个人文艺作品专辑两部。《山花》文学社从2005年起连续两次获得江苏省特色文化团队、县青年文明号称号。文学社这朵艺术之花带动了全乡文化事业的发展,各种协会花开遍地,清香迷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植根原在乡土中,春露秋霞愈坚劲,山花一枝向东风。”这点缀生命的山花,这如痴如醉的山花,这漫山遍野的山花成为盛开在东海西部山区、李埝山乡迷人的一道民间文学风景。

  小乡村里的“大编导”

  在李埝乡村,人们都知道高建立还是出了名的“大编导”。用他自己的话说:做了文化站长,就得能文擅武,在文化岗位上多做事,做实事。

  1992年,高建立萌生了建立一支乡宣传队的想法,在得到乡领导支持下,很快举办了近四十余名文艺骨干参加的为期15天培训班,请市县的专家来文化站讲课、辅导。春节前,来自全乡十五名文艺骨干背上行李到文化站报到,大家吃在他家,就地摊铺,立刻投入紧张的排练,不到半个月,就排练出了一台歌舞节目,在春节的舞台上奉献给全乡的父老乡亲。从此,高建立就组建了这么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文艺宣传队,活跃在山乡舞台。

  宣传队每年演出都在15场以上,队员白天回家劳动,晚上下村演出。有几名队员刚来的时候有的刚结婚,有的刚生孩子,很难顾及家里,但为给敬老院孤寡老人送去歌声,为让烈军属体会到音乐的情趣;为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每个人的心间,他们在高建立总编导下,依然激情飞扬,无怨无悔。

  为了把文艺宣传队搞好,白天高建立找先进人物谈心,请村干部谈工作体会,挖掘典型,寻找素材;夜晚,万家灯火都已熄灭,他还要在灯下构思节目,潜心剧本创作。为此,邻居们都送他外号“熬油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高建立先后创作出剧本《喜看李埝致富花》《李埝教育在腾飞》《说两工》《夸农电》《李大憨卖猪》等文艺节目二十余个。

  高建立说,回想那段岁月,初春的田野,节日的街头,刚落成的农民新房前,热闹的文化大院里,到处都有他们文艺宣传队演出的身影,群众都是拍着巴掌欢迎。记得那是2002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宣传队临出发前,天空下起毛毛细雨来。大家犹豫了,下村里演出,去还是不去?去了怕雨下大,不去又怕群众等待。高建立坚定地说:“去!”一句命令,全体队员骑上自行车拼劲向十五里外的黑豆涧村奔去,冒着细雨为群众演出。这天晚上方圆几十里的父老乡亲开着拖拉机,举着汽皮火把前来观看演出,看戏的群众黑压压的一片,墙头坐满了、树杈爬满了,就连屋檐的走廊板上也站满了人。演出刚结束后,热心的观众和村干部送来了连夜赶烙的小麦煎饼和熟鸡蛋。很多群众还站在场地久久不肯离去,有位80岁的老大爷激动的说:“活了这么大的岁数,过去是在电视里看过这样的节目,如今在自家的门前也能亲眼看到这样的演出还是第一次,你们真是俺老百姓心连心的‘庄户剧团’啊!”

  山乡文化的“守望者”

  高建立,是一个民间文化的守望者。清贫的文化融入他的生命,便成为一种精神富有。近年来,他还组织成立了农民书画社,走出古老的马陵山区,创作的农民书画作品,成为一枝山区独秀,参加了省市县和全国性美展,均取得奖项。

  “是太阳的火炉,锻冶了他奔放的血型;是月亮的砂轮,磨砺了他敦厚诚实的性格。扶着古老的耠子,他学会了耕耘;长长的犁沟,埋下了金灿灿的信念。从父亲佝偻的驼背上,他懂得了道路的坎坷;从母亲补丁叠补丁的衣襟上,他认识了生活的艰辛。”一位熟知高建立的诗人是这样描写他的。高建立,的确是一个痴迷山乡文化的守望者。他的生命在这片土地上。如今的他,虽然还是一个“农民身份”的文化站长,一个没有进入事业编制的“临时工”,但他对艺术的执著,对事业的追求却是永久的。

  自1987年以来,他所在的李埝文化站连年被县文化部门评为先进单位;先后多次被评为县文明单位、省群众文化先进集体、省群众文化先进乡。《山花》农民文学社连续两次荣获江苏省特色文化团队、“青年文明号”称号。文化站站长高建立本人也多次被市县宣传文化部门评为优秀宣传思想工作者、优秀文化站长,曾获连云港市文化站长专业技能比赛一等奖,县、乡特殊贡献奖。

  在民间文学的创作上,高建立近年也获得更多的建树。由他撰写的论文《对连云港市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发展壮大儿童版画产业的想法与思考》、《以先进性教育成果促进文化经济协调发展》、《一乡一色,求新求特(关于东海县创建农村特色文化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等十余篇论文,在《群众文化》杂志、《中国文化报》等报刊相继发表获奖,并多次获得连云港市群众文化理论创新工程征文奖。参与采写的长篇民歌《房四姐》、舞蹈《打莲湘》被市政府命名为连云港市首批,《房四姐》正在申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他改编的小品《借钱》、排练的舞蹈《打莲湘》参加了全县新农村新农民新文化文艺调演,分获一、二等奖,并荣获优秀组织奖;其中舞蹈《打莲湘》还获全县农民运动会健身秧歌大赛一等奖,也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1年8月31日 11: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