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 李凤之 李冬
【连网】 “您是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人生的征途。”“如果有人问我最尊敬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您———我的老师李留……”这一张张贺卡、一封封书信、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表达着东海县马陵山区的学子们对李留的感激之情和无限敬意。
李留是马陵山中学的教师,扎根该校已26个春秋,是目前全县教育系统中在一所山区学校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的基层教育工作者。
马陵山中学地处苏鲁交界,位于桃林镇政府驻地东南,原属石埠乡,是东海县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学校,校区坐落在南北走向的马陵山脊上,海拔最高。
昨日,笔者走进这所被称为“山之巅”的校园,30年前的手摇铃依然叮咚作响。在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墙壁长满绿苔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正在开会的李留。第一次见到媒体来访,他感到既意外又感动。
志在山区当一辈子教书匠
1985年,从连云港师范学校毕业的李留感觉到山区生活的贫瘠并不可怕,最让人可怕的是知识贫瘠。他寻思着,要用自己有限的学识为乡亲做点有价值的事情。于是,20岁的他决定回到家乡当一名山村教师。来到马陵山中学的第一天,老校长程兴华动情地对他说:“你来这里教书,我们欢迎。这里条件虽然艰苦,但山区人民需要你,山区孩子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肩负老校长的嘱托和乡亲们的厚望,李留开始了教育生涯的旅程,然而这旅程充满着艰辛。
环绕学校一圈,笔者发现,原来这里的地势很陡峭,惟一的教学楼在最高处,因为年久失修正在加固。琅琅的读书声从建于30年前的瓦房教室中传出,在地势最低的操场边,我们讶异地发现外面居然是山崖。白发苍苍的程兴华指着围墙含泪说道:“这围墙是乡亲们一点一点帮建起来的,围墙外面就是悬崖山坡,太危险了。”
李留回忆,当时学校教室短缺,一间教室里坐了七八十名学生;课桌椅凳不够,3个学生挤在一张桌子、一条板凳上上课;住宿条件差,宿舍太少,学生就在学校周边住牛棚;山区岩石坚硬打不出井,学生生活用水就从河里打;校园里都是山石,长不出植物,全校师生和周边部队官兵从山下一篮一篮提土上来,硬是种下了100多棵松树。
乡亲们对教育的支持、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感动得李留大哭一场。他在日记本上写到:我愿做一粒种子,因为它从不抱怨土地的贫瘠。从那时起,李留就立志在山区当一辈子教书匠了。
汗洒山区浇灌最美之花
李留的家离学校有5公里远,家里还有6亩责任田要种。他既要搞好教学工作,又要利用节假日帮助家人种地。为了心无旁骛抓教学,1993年,他说服妻子最终转让了家中的承包田,从此一心一意扑在三尺讲台上。
2000年撤乡并镇之后,马陵山中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逐年减少,学生逐年增多,最困难的时候周边2万多村民家的1300多个学生只有28位老师任教。当时作为校领导的他主动带头当了3个班的语文老师兼教研组长,工作量是其他学校同行的3倍。“教学上苦点累点无所谓,最难解决的是缺水问题,连吃水都困难,更谈不上洗澡了。夏天女教师也只能打一盆水在宿舍里擦洗。2005年,学校分配来7个新教师,一年后就调走了6个。”李留叹息着。为了留住老师,他把每次应得的教师表彰名额都让给了同事,虽然他的成绩总是最优秀的。
近年来,李留发现一些住校生经常在夜晚爬墙头外出上网,家长和社会上反映非常强烈。“为了管理好住校生,李老师每天晚自习一下课,就住到学生宿舍中。在他的带动下,我们这些年轻的班主任都纷纷效仿。从此,再没发生一例学生晚上擅自外出的情况。”青年教师刘小建对李留非常钦佩。“孩子不上网之后学习成绩都提高了,有李老师这样负责任的老师,我们家长放心。”学生家长孙东珍逢人就夸。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李留总是认真提前备课,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教学中接受教育,他独创的“1+1”学习模式成效显著。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年中考,在生源最差、办学条件最艰苦、师资力量最薄弱的情况下,马陵山中学总均分提升了16个名次,稳居全县乡镇中学第一名,获得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爱在山区教育不言悔
“教育植根于爱”。李留正是以自身的行动丰富了这句话的内涵。
2004年,李留因长期超负荷工作,滋生的咽炎诱发成声带息肉,声音嘶哑且连续低烧。但他坚持白天上课,晚上偷偷挂水,有一天实在发不出声音了,还坚持上无声课。“我们上课时都哭了。李老师这么敬业,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了。”初三学生李思雨说,在同学们的一致要求下,李老师才请假到县人民医院做手术。手术后他全然不顾医生建议“息声”两个月的忠告,第二天便离开医院,回到学校指导体育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