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邮递员两代人的敬业奉献路

道德建设阅读模式

□ 陈新兰 武娜

  【连网】 在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的连云区临海社区,有一座上世纪六十年代建成的邮电宿舍大院,在众多的住户中居住着一户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家中的两位男主人都是普通的人民邮递员,也都获得了省市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父亲叫葛云怀,背着邮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跋涉在海岛前线的军营百姓家,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获得了“海岛鸿雁”的光荣称号,先后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现已退休在家的老爷子,提起当年的艰辛立马精神抖擞,仿佛又回到了豪情壮志的年代,指着自己脚上不知磨坏了多少双鞋子的老茧哈哈大笑,在子孙面前显得格外自豪和骄傲。

  连云虽然不大,但邮路曲折坡陡,不适宜机动化邮递,所以历来都是以徒步邮递为主,至今没有什么大变化。葛军沿着父辈们的邮递小路仍在艰难跋涉。在他的“辖区”,他能对各住家户的门牌号、人口数、各人从事的职业随口答来,尤其是谁家喜欢什么报纸,哪个人爱看什么杂志,国内外各种邮递来往他都了如指掌。他刻苦钻研业务,是邮递员中样样精通的一把好手,为工作不畏难、不怕苦。有一年夏天,一封从台湾寄来的“老窑小南山李素霞”收的邮件,几十年过去了,老窑早就变新颜了,葛军不忍心也不甘心当“死信”退回,他连续利用三天空闲时间,在派出所发黄的户口底册上翻查,最终查到了5位六七十岁的李素霞,然后按户口册上演变的地址逐一查找,最终在高原街中巷找到了真正的收件人李素霞。当李素霞得知这封来之不易的亲情信件时,为之动容,泪流满面,哽咽着连说“谢谢”。

  在葛军投递区有位朱姓残疾人,从小大病一场后就再没有站起来,卧床50多年,身上肌肉萎缩,整个人只有1米高多一点,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修完了函授大学的汉语学专业。在朱某家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报纸杂志,读书看报是朱某每天的必修课,这些报纸杂志都是葛军上门根据他的需要专门为他订的,并多次为朱某垫报纸杂志款。朱某的低保补助款,每月也是由葛军爱人代领后由葛军专程送往朱某手中。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2年7月17日 10: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