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徐芳 通讯员 朱贵卿)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故事发展脉络。市数字化城管监指中心和佘守恺老人的交集是李保英,这位享誉港城的第一代“雷锋车手”和92岁的佘守恺老人的缘分得追溯到解放初期。如今,年过七旬的李保英在佘守恺家帮忙渐渐感觉力不从心,她便找来了侄儿媳妇马新玲,身为数字化城管监指中心信息采集员的马新玲接过姑姑李保英的“棒”,后来王春红等热心同事也来相助,佘老太就成了整个监指中心的“VIP”。
50年前两个人是邻居
佘守恺解放前毕业于南开大学,老太太祖籍赣榆县,解放后一直在南京工作。1958年佘守恺随老伴调入连云港,当时没有房子住,就住在汽车公司的集体宿舍里,正巧刚上班的李保英住在隔壁,这才认识。
“佘老太太年轻时是个漂亮人,皮肤很白,我那时虽说跟她不是很熟,但是印象很深。”李保英说。
其实佘守恺对李保英也留有清晰的记忆:“那时候我和老伴都要上班,就把孩子放在宿舍。等我回来后,孩子跟我说了很多当天报纸上的新闻,我很诧异,问是谁教的,结果孩子说,是隔壁的李阿姨教他读报识字。我当时就觉得李保英是个很有爱心的人。”
后来,佘守恺随着老伴工作的调动离开了集体宿舍,此后一别50年,两人再没有联系过。
4年前一张报纸再续缘
这50年里,佘守恺老人经历了人生的波折,30年前老伴去世了,最近几年她的健康状况不太好,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了。
“4年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了第一代雷锋车手李保英的报道,我一下子就想到了50年前的那个老邻居,我很想再看看她,于是就几经打听,找到了她的电话。”
接到佘守恺的电话,李保英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想起了这个声音的主人,两人约好在海宁小区内的幼儿园门口见面。
“我突然听见有人喊‘李保英、李保英’,一抬眼就看到一个老年人,脸还是那张脸,但全是皱纹,弓着腰小步往前走,还有些打颤……她变太多了。”李保英有些哽咽了。
佘守恺老人邀请李保英去家里坐坐,可一进老人的门,李保英就皱眉头,屋子里不算整洁,沙发上堆满了报纸,因为老人的儿女都还没退休,家里还有一个病人,所以老人根本无暇收拾屋子。
热心的李保英挽起袖子,开始帮佘守恺老人料理生活琐事,这一干就是几年。
12345“接棒”照顾老人
去年,71岁的李保英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可是她又放不下佘老太,左思右想,她把正在路上执勤的侄儿媳妇马新玲叫了过来。
马新玲是市数字化城管监指中心信息采集二队的采集员,她负责南极南路、海昌南路的市容信息采集工作,听了姑姑的介绍,热心肠的马新玲跟着李保英来到了佘守恺的家,洗衣服、洗菜、收拾屋子,有时候上早班之前还给佘老太带早餐,有时候路过她家门口,马新玲也会进门瞧瞧,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马新玲的举动引起了二队队长王春红的注意,她找到马新玲了解情况,随后便跟着马新玲、李保英一起帮助佘老太料理生活琐事,一来二去,二队20名信息采集员轮流走进了佘守恺的家,忙这忙那,并将佘老太的情况反馈给市数字化城管监指中心。今年3月,市数字化城管监指中心依托信息采集二队成立了特别关爱小组,每周都有队员轮流去佘老太家帮忙,不久前,他们还把佘老太窗外积压了1年多的垃圾清理干净,让老人能随时打开窗户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