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棕叶香,浓浓端午情,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为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引导广大青少年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端午佳节之际,连云港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给港城青少年留下了独家的端午记忆。
6月25日,连云港市文明办、市文广旅局、团市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爱心与文明同行 阳光与成长相伴”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中,为“爱心与文明同行”全民阅读志愿者团队授旗,向农村留守儿童捐赠了爱心礼包及精美图书。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举办了“传古典薪火、抒爱国胸怀”主题演讲比赛,孩子们围绕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进行了激情洋溢的演讲。随后留守儿童参观了“时代楷模”王继才先进事迹主题展览、市图书馆典籍馆、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药植物园和中药博物馆,生动有趣的参观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意识。
端午前夕,全市各中小学纷纷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主题活动。学生们一起“讲端午”“画端午”“包端午”“写端午”,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端午节的传说,分享着端午习俗和寓意,品尝清香软糯的粽子,挂起祈福纳吉的香包,戴上五彩吉祥的长命缕……同学们还亲手制作手工香包,送给社区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向他们表达敬意和感谢,并与留守儿童一起包粽子,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浓浓的爱。
在解放路小学“ 粽叶飘香 浓情端午”实践活动现场,提前泡好的糯米和粽叶被整齐地置于桌上,孩子们有的坐着,有的站起来,都在仔细观察爱心阿姨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填糯米、放馅料、裹叶子、扎线,粽叶在阿姨的手中随意弯曲,轻轻一卷,粽子的形状就出来了。孩子们认真地学,细致地看,毫不怯场,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包出的粽子越来越有模样,不一会儿一个个棱角分明,各式各样的粽子就包好了。
面塑,俗称捏面人。用面捏制的小白兔、小鸟等可爱的造型,成为了许多孩子童年时美好的回忆。日前,连云港市非遗传承人王晓明走进海州第二实验小学,和孩子们讲端午节的民俗故事,和孩子们共同体验了用面塑“包粽子”的乐趣。“揉面打底很重要,就像学习,也要打下坚实的基础。”王老师反复叮嘱孩子们,面塑考验的是大家的耐心,做精做好需要大家特别细心。无论是捏粽子的形状,还是系粽子的绳子、粽叶的叶脉纹路,都需要用各种手法表现好。往年的端午节,许多同学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包过粽子,但是要用小小的面团,去捏出栩栩如生的粽子造型,还是头一回。
灌云县益海助学中心、宁海中心小学等多所学校在端午节前与警营联手举办红领巾社会实践活动,在传统节日零距离感受警营生活。活动中,孩子们与叔叔阿姨一起包粽子,并亲手献上自己制作的风铃、荷包、卡片等礼物,以此来表达对警察叔叔阿姨们的尊敬与爱戴。这个别样的端午,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他们纷纷表示:警察每天很辛苦,无私奉献地保卫着大家的安全,一定向警察叔叔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快听,是谁在吟诗?原来是苏光中心小学以端午节为主题的赛诗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同学们用诗情表达对端午节的感悟,用文字来抒发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琅琅的吟诵声,不仅让同学们受到了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还将那浓浓的端午情结、幽幽的古诗韵味,永远刻在了同学们心中。
志愿者们在端午节也没闲着,他们自发走进各县区中小学校及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图文并茂地为小朋友们讲解端午节的习俗和由来,带领学生包粽子、做香包、画彩蛋、手工制作龙舟,志愿者还与孩子们进行了“驿站传书”和“拍七令”等有趣的传统游戏。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快乐,而且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让孩子们感知端午、品味端午,在发展青少年动手能力的同时,增进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文化气息,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