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创意单位:连云港师范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活动范围:连云港师专三附小、全市。
一、五大宫调梗概。
海州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古称,海州五大宫调是指流传在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的以[软平]、[叠落]、[鹂调]、[南调]和[波扬]为重要基本腔调的一种用曲牌连缀体来演唱故事的曲艺形式。海州五大宫调是江苏明清俗曲的重要一脉,是古老的“诸宫调”的遗存,它源于明代的“时尚小令”,并汲取了当地民歌、语言的丰富营养,形成的民间艺术,在市井乡间广为流传。
海州五大宫调被誉为连云港市民间艺术瑰宝,传唱了数百年之久,艺人尚能沿传,曲目尽数保留。许多在江苏近乎失传的曲牌,如[码头调]等,却得以完整的保存。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面临濒危状态。2005年, 海州五大宫调被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苏北唯一一项入围的民间艺术形式。
二、产生背景。
海州五大宫调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传承、实践、需要少年儿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要求教育部门积极介入,“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加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以此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体现学校特色的重要资源。”文化遗产的传承必须让娃娃们参与进来,这个意见得到师专三附小领导的重视。从2006年初投入到传承五大宫调的工作中,是连云港市第一所演唱海州五大宫调的小学,也是传承五大宫调的成员单位,在海州五大宫调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初及宣传推广五大宫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具体做法。
1.专家传唱、保持特色、传承发展。
我校积极和五大宫调研究方面的专家联系,得到了连云港市文化局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朱秋华老师的大力支持。2006初,朱老师为我校带来了海州五大宫调中的一首歌曲《鲜花调》,朱老师向音乐老师们详细介绍五大宫调,并且针对歌曲作细致地分析,在歌曲的排练上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演唱形式与表演形式上进行突破与创新。根据专家的指导,老师们在排练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思考与实践,采用了齐唱、领唱、伴唱、轮唱等演唱形式丰富歌曲,而且为歌曲加入了前奏与尾声。为了孩子们的演唱即保持地方特色,又体现孩子演唱特点,我校还专门特邀请了市淮海剧团的刘团长和两位演员来我校进行指导,并且对曲谱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加入了许多装饰音,在专家的指导下,学生的演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选择一些适合儿童演唱的五大宫调曲谱,如表现儿童生活、游戏的情景,反映儿童的天真烂漫的情趣,针对歌曲的内涵,在曲子的编排上老师更多的是采用儿童游戏的形式进行编排,孩子们爱唱、爱演、爱看。为了使演出效果更好,我校还抽出一部分经费为孩子们置办演出服装。
2.走进课堂、走向舞台、走上屏幕。
我校是连云港市艺术特色学校,一直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海州五大宫调已经贯穿于我校日常的音乐教学之中。教学中,中高年级采用的是学唱的形式,低年级采用的是欣赏的形式,因为我们选择的乐曲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充满了童趣,曲调欢快流畅,所以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在学唱中不由自主就手舞足蹈起来。我校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我校张扬孩子们的个性,鼓励学有专长,显现艺术教育魅力的平台。五大宫调已经成为我校艺术节不可缺少的一个传统节目。五大宫调不仅在校园内学唱氛围浓厚,走上了校园舞台,还走向了社会大舞台。近年来,我校的五大宫调表演队参加了6次大型演出。从2006年起,先后在中央领导来我市视导建立音乐厅的活动中、全市教育系统新年团拜会、全市庆元旦少儿音乐会、连云港市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汇报活动、海州相约孔望山等活动中演出,受到中央、省、市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我们的节目还走上了市广播电视台的屏幕,参与海州五大宫调专题节目的录制,刻成光盘,作为资料保存。
四、社会效果。
1. 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热情。
海州五大宫调让孩子们在欣赏、学唱、表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领略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热情。同学们通过一系列活动切身体会到学、唱、表演的快乐和自豪。
2. 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融于活动之中,活跃校园生活。
这项活动的开展,也活跃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让我们的校园有更好听、更有味的歌声,让我们的校园文化更加丰富、更有品位,促进了素质教育。这项活动深受社会各界、家长、师生的喜爱,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及社会影响力。 (编辑:王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