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刘明,男,中共党员, 1966年11月2日出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1986年毕业于淮安师范学校,工作期间又分别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徐州师范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本科学历,现为国家级书法教官、灌南县政协常委、灌南光明实验学校董事长、校长,并任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副秘书长。
2003年9月,他带领他的团队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发现大量的外出打工兄弟迫切需要“全寄宿制的”“父母式服务”的学校来解决“留守儿童”的就读问题。2004年2月他面对不绝于耳的质疑之声,冒着倾家荡产、名声扫地的重重危险,怀揣东挪西凑来的二百万元启动资金,与有志投资教育的淮安外商毕云松先生合作,在花园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毅然在我县城乡结合部一个被撤并的、瓦砾遍地杂草丛生的校址上,构建起“留守儿童的乐园”!“灌南光明实验学校,是咱创业者的子弟学校!”、“快乐光明每一天,幸福光明每一天!”、“服务学生、服务家长、奉献社会”则成为他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广告词。
他经常告诫员工:再前沿的理念如果离开脚踏实地的实干、苦干精神的滋润,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创业的征程上,他继承和发扬着老一辈身上的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时时刻刻吃苦在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经常和员工一起掏下水道、到臭水沟里捡垃圾;为了节省开支,亲自动手修厕所,补操场……什么样的脏活累活他都干。为了协助部门管理,他晚上有家不回,住进学生宿舍,这一住就是六年,而且跟老师、学生吃的是一锅饭。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就叫“以校为家”,做一个“住校生”!住校期间,他深入调研,当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倾向时,“代理父母”、“一帮一、手拉手”、“亲情视频”、“亲情热线”、“心灵驿站”等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措施在他的精心策划下纷纷出炉,且效果显著。住校期间,不知有多少个深夜,当校医室传来学生生病需要送医院时他总是亲自开车前往,且经常陪护到学生父母到来为止。不知有多少个周末,当接送司机不够时,他亲自驾驶面包车来回接送学生。
办学六年来,他不仅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中,而且还先后投资累计近200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每年为政府义务教育阶段解决人均2000元的负担,不要政府出一分钱,为近2千名留守儿童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不仅解除了一大批外出打工的农民兄弟姐妹们的后顾之忧,而且解决一大批人的就业问题,真正做到了“服务学生、服务家长,奉献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由于成绩卓著,他先后获得“市民办教育先进个人”,“县十佳青年风云人物”、“全国‘五一’教育行业模范人物”、“中华教育杰出人物”、“全国教育行业最具影响力人物 ”、“全国公益事业贡献模范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县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县七届政协委员、八届政协常委,先后有多篇论文见诸报端,其中《关爱留守儿童 构建和谐社会》曾在第五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上交流并获奖。他一手创办的灌南光明实验学校也一举成为苏北最大的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省农村优秀家长学校、市德育先进校、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进集体、连云港市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寄宿制学校、县留守儿童生活教育服务基地、江苏省模范民办学校,全国优秀民办中小学、中国民办教育百强校 、全国教育行业特别贡献单位、全国公益事业贡献示范单位。
2009年,为了学校的长远、健康发展,也为了畅通光明实验小学毕业生升学渠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刘明先生高瞻远瞩,自筹资金370万元成功收购原易天国际学校,成立光明实验学校初中部,并聘请南师大教授、原灌南中学校长杨克畋先生担任初中部校长,学校还与南师附属中全面合作,在教育管理、教学研究、质量评估等方面相互交流,同频共振。刘明校长将致力打造苏北一流的民办初中作为下一阶段的目标,并向家长郑重承诺:不仅会一如既往给予孩子父母般的关爱,确保他们身心健康,而且确保三年后首届毕业生80%将考进省一级重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