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学生簇拥在陈文祖身边。 记者 陶莎 摄
【连网】(通讯员 锦明 洪旺 国来 记者 陶莎) 昨日,在海州区刘顶村会议室里,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也有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他们都是来为自己的恩师陈文祖八十寿辰贺寿的。据悉,刘顶村3000多名男女老少大多是陈文祖的学生。
陈文祖,是刘顶村小学的老校长,在刘顶村耕耘了近四十年,村里3000多名男女老少大多是他的学生。六十年前,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京人,兄弟姊妹八人都生活在南京。如今,陈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连云港人。
1955年,师范毕业后的陈文祖,响应支援苏北的号召,满怀激情从省城来到了我市,任教于当时新海连市的一所城区小学。工作两年后,当他看到农村小学急缺教师,便申请到农村工作,成了刘顶小学的校长,一干就是近40年。
起初,学校仅有十几间房子,几十位学生。后在陈文祖和一些老师的努力下,学校成了锦屏地区最大的一所村小,拥有房屋80余间,学生1200多人,邻村的家长都慕陈文祖的大名把孩子送到刘顶上学。
陈文祖平易近人,谦逊和蔼,视同龄的人为兄弟姐妹,视学生为自己的儿女,村民们都把他当做本地的“孔圣人”,对他尊敬万分。一个叫张红兵的学生,父亲在锦屏磷矿遇难。8岁的孩子,兄弟姐妹较多,家庭生活特别困难。陈文祖免除了他的所有学费,还把孩子接到家里照顾。考试时,张红兵只考了17分,中学不愿意接收。陈文祖多方协调,他对中学校长说:“他是省劳模的儿子,如果他不能学习,这是我当校长最大的失职,我宁愿不当老师!”现在,张红兵和他的儿子都成了船长,每年过节,一家都会来看望恩师。听说老师有高血压,他便千方百计从国外买药回来送给老师。
村民们也不忘对这位“孔圣人”的感恩,谈及往事,陈文祖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时,学校还是泥路,每次下雨,村民都会拉来一车车稻草,把通往学校的路铺好。冬天,村民把大白菜、柴火偷偷地送到学校的门前摆好。当时,因缺乏营养陈文祖身体浮肿,村支书带着村里仅剩的一袋黄豆赶来看望。
如今,陈文祖是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有的已经是教授、处长,年龄大的已70多岁。走得再远,学生也忘不了老师的恩情。“怀松柏之碧翠,延桂枝之芬芳”。这是同事刘兆林送给陈文祖的贺寿词。会议室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学生们为老师送上鲜花、蛋糕,围在老师的身边,像当初一样聆听老师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