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十四年 邵世超燃烧青春“点亮”海岛

道德建设阅读模式

  

记者 万俊松 通讯员 刘阳

  【连网】 前三岛,祖国海疆的前沿,距离陆地六十公里。

  邵世超,一个守卫海岛的战士,一个掌管海岛电力设备的老兵。上岛十四年来,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海岛点亮长明灯。  

  新兵上岛成为电路“护花使者”

  1999年3月,邵世超结束新兵连生活来到了前三岛,这一待就是十四年。

  前三岛上最大难题就是用电。岛上虽然有柴油发电机,但岛上潮湿且含盐的空气对机器腐蚀特别大,发电的电压极不稳,对电器也有伤害,每天只能在晚上运转2个小时。这短短的2个小时,是守岛官兵们最忙碌的时间:给电池充电、开冰柜、洗澡、用水泵抽水。可柴油机一停,官兵的节奏就明显慢了下来。

  更重要的是,没有电,冰柜就无法使用,新鲜食物无法保存。电对海岛官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邵世超毕业于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在官兵眼中,他是“懂电”的内行,便让他负责发电机的日常维护。虽然邵世超仅学过无线电技术,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官兵们创造光明。

  于是,他买来柴油发电机维修保养方面的书籍,仔细研究发电原理,钻研保养技巧。他还制订了详细的保养计划,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机器,清理积碳、加注润滑油、检查电路。晚上,在战友们就寝后,他还要巡视电机、电瓶,看到设备运转正常后,他才能睡得踏实。

  一年下来,邵世超已掌握柴油发电机的维修保养常识、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邵世超因此也成了前三岛最受欢迎的人,也被官兵称为电路“护花使者”。

  自行钻研成为“风电专家”

  2004年,为解决岛上的用电难题,上级决定在前三岛安装风力发电装备。这时的邵世超已经是岛上小有名气的“风电专家”了,邵世超也主动承担起维护电机的任务。

  白天,他和战友们用铁锤加钢钎在坚硬的岩石上打孔装机,晚上他虚心向安装风力发电机的工程师了解风力发电机运行原理。经过几个月的建设,风力发电机组正式运行。

  可是风力发电机的保养却更为复杂。风力大时,电流量大,电瓶很快就饱和,超出饱和度时就要给电瓶放电,否则上万元的设备就会被烧毁。看到风机经常“罢工”,邵世超很着急,但面对复杂的风机,他也不太明白。

  不懂就问,邵世超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厂方工程师来岛上维修时他就虚心请教,工程师被邵世超的精神所感动,在返厂后主动给他寄来资料,邵世超逐渐掌握了风力发电系统。

  新的难题又出现了,由于技术不成熟,岛上配备的五台EPS逆变器,不到一个星期全坏了。没有逆变器,发的电就无法使用。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邵世超每天把自己关在屋里潜心研究,经常忙到深夜。每次下岛后,不是奔图书馆就是去书店查资料。经过三个月的探索,邵世超终于攻克难关,通过嫁接电容、加装保险丝的方式,大大增强逆变器稳定性,使逆变器可以连续工作。

  几年下来,邵世超已成为岛上的“风电专家”。

  “电器发明家”的脚步永不停歇

  2006年,上级为海岛装配了大型逆变器。设备先进了,问题也来了。邵世超发现,风力发电无法存储,多发的电只能浪费。在得知一台桥式整流器价值一万多元后,邵世超决心自己研制桥式整流器。一天夜里,已经凌晨1点多了,他正忙着焊接线路,其中的一个电容突然爆炸,屋里瞬间全是着火的电容碎片,许多落在邵世超的头发和衣服上,头发被烧焦了,衣服也着火了。被爆炸声惊醒的战友跑过来,看到邵世超浑身是火。火被扑灭后,战友们才发现邵世超满脸是血。原来,电容的外包装铝壳炸开后把他的上眼皮划开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实验,2006年7月,邵世超研制的充电器顺利给电瓶充电,他又陆续“批量生产”了4台。如今,前三岛全部依靠“邵氏”充电器保障电力供应。

  14年来,邵世超共为守岛部队发电超过20万度,为部队节约经费20余万元。他也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8次被上级表彰为优秀士兵和优秀士官。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3年5月28日 08:38:58